我国水稻生产的可持续性发展正受到水资源短缺的严重威胁,尤其在北方地区。旱稻生产是实现农业节水和保证稻米供应的有效途径之一。针对发展旱稻这一新型作物,项目以华北地区为研究区域,结合利用田间实验、历史资料、作物模型及GIS方法与技术,研究该区代表品种光温潜在生产力、水分限制(不同地下水位状况,雨养及一定灌溉量条件)条件下区域旱稻生产力、水分利用特征与时空分布,解决旱稻区域生产力及水分利用特征的科学问题,提出华北地区发展旱稻生产的优势种植区与适宜种植区,探索作物模型区域性应用、参数区域化方法及旱稻产量与水分要素空间内插有效方法。研究结果将对华北地区有效利用资源、合理发展早稻生产提供科学依据和理论指导,对解决稻米生产与水资源之间矛盾和我国粮食安全具潜在应用价值,相关方法的探讨可为全国其它地区、其它作物同类研究提供借鉴。预期研究成果包括研究报告1份、高水平论文4-6篇、图集1本,培养研究生2名。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路基土水分传感器室内标定方法与影响因素分析
监管的非对称性、盈余管理模式选择与证监会执法效率?
近 40 年米兰绿洲农用地变化及其生态承载力研究
黑河上游森林生态系统植物水分来源
混采地震数据高效高精度分离处理方法研究进展
黄土高原山地苹果林蒸散分割、水分利用特征及生产力模拟
基于作物模型的华北地区旱稻干旱风险评估
旱稻水分和氮素利用效率的基因型差异及水氮交互作用
根区水分调控夏玉米根系形态生理特征与水分吸收利用互作关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