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作物模型的华北地区旱稻干旱风险评估

基本信息
批准号:41005058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资助金额:21.00
负责人:薛昌颖
学科分类:
依托单位:河南省气象科学研究所
批准年份:2010
结题年份:2013
起止时间:2011-01-01 - 2013-12-31
项目状态: 已结题
项目参与者:杨晓光,张志红,刘伟昌,成林,张弘,朱俊奇
关键词:
灾损风险评估旱稻干旱ORYZA2000模型
结项摘要

旱稻是缓解水稻生产与水资源紧缺二者之间矛盾的一个有效途径,作为国家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华北地区具有很大的推广潜力。但由于降水年际波动和时空分布不均引起的阶段性干旱造成旱稻产量极不稳定,影响旱稻的进一步发展。本研究拟利用作物生长模拟技术与数理统计相结合的方法,对华北地区气候背景下旱稻生长季内干旱风险进行定量评估。通过收集气象、土壤和作物等资料,并开展田间试验,对国际著名的ORYZA2000水稻进行适应性验证并实现区域化应用,利用该模型模拟华北地区气候背景下旱稻多年生长发育,利用模型结果分析华北地区旱稻生长季内干旱发生的时空规律,并确定风险评估指标,根据灾害风险评价原理和数理统计方法,构建旱稻生育期干旱强度风险及产量灾损风险评估模型,计算不同干旱及灾损强度的风险指数,定量评估华北不同地区旱稻生长季内的干旱风险,并进行旱稻干旱风险区划。本项目的研究成果对旱稻在华北地区的推广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项目摘要

旱稻是缓解水稻生产与水资源紧缺二者之间矛盾的一个有效途径。本项目针对华北地区旱稻产量年际不稳定的问题,利用作物生长模拟技术与数理统计相结合的方法,对华北地区气候背景下旱稻生长季内干旱风险进行了定量评估。项目首先根据华北地区气候资源特点和一年两季轮作制度,结合旱稻不同品种适宜种植区及生育期长度,进行了二级分区。利用田间试验资料对模型适应性及参数进行了验证。根据模型模拟结果,首先确定了华北地区北部一季稻种植区的适宜播种期,分析了影响旱稻生产潜力的气象因素;然后以模型模拟的雨养条件下实际蒸散量相对于潜在条件下的蒸散量(即需水量)的亏缺率,即水分亏缺指数,以雨养条件下产量相对于潜在产量的损失率(即灾损指数)作为产量灾损强度评价指标,从受旱程度以及产量损失两个角度构建干旱风险评估模型,进行干旱风险评估。结果表明,华北地区旱稻以出苗-拔节期干旱缺水最为严重,综合风险大部地区以中度为主,高风险区主要分布在河南省的西部和南部地区,低风险区则主要分布在河北省的唐山、秦皇岛和天津,以及山东省的南部地区。

项目成果
{{index+1}}

{{i.achievement_title}}

{{i.achievement_title}}

DOI:{{i.doi}}
发表时间:{{i.publish_year}}

暂无此项成果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其他相关文献

1

粗颗粒土的静止土压力系数非线性分析与计算方法

粗颗粒土的静止土压力系数非线性分析与计算方法

DOI:10.16285/j.rsm.2019.1280
发表时间:2019
2

硬件木马:关键问题研究进展及新动向

硬件木马:关键问题研究进展及新动向

DOI:
发表时间:2018
3

自然灾难地居民风险知觉与旅游支持度的关系研究——以汶川大地震重灾区北川和都江堰为例

自然灾难地居民风险知觉与旅游支持度的关系研究——以汶川大地震重灾区北川和都江堰为例

DOI:10.12054/lydk.bisu.148
发表时间:2020
4

中国参与全球价值链的环境效应分析

中国参与全球价值链的环境效应分析

DOI:10.12062/cpre.20181019
发表时间:2019
5

基于公众情感倾向的主题公园评价研究——以哈尔滨市伏尔加庄园为例

基于公众情感倾向的主题公园评价研究——以哈尔滨市伏尔加庄园为例

DOI:
发表时间:2022

薛昌颖的其他基金

相似国自然基金

1

冬小麦干旱风险动态评估模型研究

批准号:40875071
批准年份:2008
负责人:刘荣花
学科分类:D0515
资助金额:49.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2

耦合作物模型与水文模型的农业干旱评估方法研究

批准号:51779071
批准年份:2017
负责人:吴志勇
学科分类:E0901
资助金额:60.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3

基于AquaCrop模型的甘蔗干旱机制模拟及旱灾风险评估方法研究

批准号:51609041
批准年份:2016
负责人:杨云川
学科分类:E0901
资助金额:21.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4

华北地区旱稻区域生产力与水分利用特征研究

批准号:30771249
批准年份:2007
负责人:冯利平
学科分类:C1303
资助金额:22.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