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带间级联结构的室温近室温工作红外探测器机理研究

基本信息
批准号:61404148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资助金额:26.00
负责人:周易
学科分类:
依托单位:中国科学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
批准年份:2014
结题年份:2017
起止时间:2015-01-01 - 2017-12-31
项目状态: 已结题
项目参与者:张勤耀,许佳佳,周松敏,崔玉容
关键词:
InAs/GaSb红外探测器带间级联超晶格人工微结构室温工作
结项摘要

Infrared detector with artificial microstructure working at room temperature or near room temperature has been the research hotspot in the world. The current mainstream of photoelectric infrared detector relies on carrier drift and diffusion movements, needing to work in the refrigeration temperature. We propose a new superlattice infrared detector based on the interband cascade structure. The new structure solve the low quantum efficiency problem restricted by material minority carriers lifetime and diffusion length through multiple absorbors photoelectric coupling mode; The structure also effectively reduce the drift diffusion current through the barrier structure; The multiple quantum well relaxation area in the structure collect photocurrent and form a cascade transport on the resonant tunneling effect, different from the ordinary photoelectric detector, improve the working temperature. The device will be demonstrated after the optimization of interband cascade detector barrier structure, tunneling structure and cascade structure, reveals the photoelectric coupling mechanism and the transport mechanism of the new photoelectric detection mode for high temperature, laying the foundation in the applications of superlattice infrared detection technology based on interband cascade structure at room temperature or near room temperature.

通过人工微结构实现室温和近室温工作的红外探测器一直是国际上研究的热点。目前主流的光电红外探测器依赖光生载流子的漂移扩散运动,需要在制冷温度下工作。本项目提出一种基于新型带间级联结构的超晶格红外探测器,通过多吸收区级联的光电耦合模式,解决红外探测器量子效率在较高工作温度下受到材料少子寿命和扩散长度制约的问题;通过结构中的势垒效应阻挡电子穿越,有效降低漂移扩散电流;采取多量子阱弛豫区收集光电流并利用共振隧穿效应形成级联输运,抑制普通光电探测器中较为明显的温度效应,提高工作温度。项目将在优化带间级联探测器中势垒结构、隧穿结构和级联结构的基础上进行单元器件的验证,揭示这种适合高温工作的全新光电探测模式的耦合机理和输运机理,最终实现室温或近室温工作的红外光电探测器,为基于带间级联结构的超晶格红外探测技术在室温或近室温下的应用打下基础。

项目摘要

本项目的思路是利用人工微结构实现室温和近室温工作的红外探测器。目前主流的光电红外探测器依赖光生载流子的漂移扩散运动,需要在制冷温度下工作。本项目提出的是一种基于新型带间级联结构的超晶格红外探测器,通过多吸收区级联的光电耦合模式,解决红外探测器量子效率在较高工作温度下受到材料少子寿命和扩散长度制约的问题;通过结构中的势垒效应阻挡电子穿越,有效降低漂移扩散电流;采取多量子阱弛豫区收集光电流并利用共振隧穿效应形成级联输运,抑制普通光电探测器中较为明显的温度效应,提高工作温度。项目将在优化带间级联探测器中势垒结构、隧穿结构和级联结构的基础上进行单元器件的验证,揭示这种适合高温工作的全新光电探测模式的耦合机理和输运机理,最终实现室温或近室温工作的红外光电探测器,为基于带间级联结构的超晶格红外探测技术在室温或近室温下的应用打下基础。本项目研究中,通过对比PIN、单级、两级级联结构器件,从机理和实验上验证了带间级联结构的输运模式,优化后的探测器结构经过分子束外延生长和器件工艺制备,获得了中波带间级联中波单元器件,在327K下获得清晰响应光谱,截止波长超过4微米,室温下峰值探测率为1.32×109cm.Hz1/2/W,背景限工作温度达到150K,实现了带间级联红外焦平面的原型器件制备,120K下有清晰成像。

项目成果
{{index+1}}

{{i.achievement_title}}

{{i.achievement_title}}

DOI:{{i.doi}}
发表时间:{{i.publish_year}}

暂无此项成果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其他相关文献

1

农超对接模式中利益分配问题研究

农超对接模式中利益分配问题研究

DOI:10.16517/j.cnki.cn12-1034/f.2015.03.030
发表时间:2015
2

青藏高原狮泉河-拉果错-永珠-嘉黎蛇绿混杂岩带时空结构与构造演化

青藏高原狮泉河-拉果错-永珠-嘉黎蛇绿混杂岩带时空结构与构造演化

DOI:10.3799/dqkx.2020.083
发表时间:2020
3

面向云工作流安全的任务调度方法

面向云工作流安全的任务调度方法

DOI:10.7544/issn1000-1239.2018.20170425
发表时间:2018
4

钢筋混凝土带翼缘剪力墙破坏机理研究

钢筋混凝土带翼缘剪力墙破坏机理研究

DOI:10.15986/j.1006-7930.2017.06.014
发表时间:2017
5

掘进工作面局部通风风筒悬挂位置的数值模拟

掘进工作面局部通风风筒悬挂位置的数值模拟

DOI:
发表时间:2018

周易的其他基金

批准号:31500934
批准年份:2015
资助金额:20.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批准号:71602037
批准年份:2016
资助金额:17.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批准号:21906056
批准年份:2019
资助金额:25.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批准号:81501827
批准年份:2015
资助金额:18.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相似国自然基金

1

室温薄膜红外成像探测器的研究

批准号:69377019
批准年份:1993
负责人:蒋本和
学科分类:F0504
资助金额:7.5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2

GaInAsSb室温红外探测器的器件物理研究

批准号:60176011
批准年份:2001
负责人:夏冠群
学科分类:F0405
资助金额:23.5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3

共振腔增强GaInAsSb室温红外探测器研究

批准号:60177014
批准年份:2001
负责人:宋航
学科分类:F0502
资助金额:20.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4

室温型铁电薄膜红外探测器光学共振腔结构研究

批准号:60407014
批准年份:2004
负责人:黄志明
学科分类:F0504
资助金额:23.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