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块状滨珊瑚年龄结构研究珊瑚礁演变动态

基本信息
批准号:40906043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资助金额:18.00
负责人:赵美霞
学科分类:
依托单位: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
批准年份:2009
结题年份:2012
起止时间:2010-01-01 - 2012-12-31
项目状态: 已结题
项目参与者:张乔民,陈天然,李淑
关键词:
年龄结构造礁石珊瑚演变动态群落现状滨珊瑚
结项摘要

本研究在海南三亚鹿回头和广东大亚湾造礁石珊瑚群落演变动态的研究基础上,拟通过开展珊瑚礁生态调查,大量水下测量块状滨珊瑚群体大小并结合实验室利用X射线照相和珊瑚骨骼Sr/Ca化学元素分析测得的块状滨珊瑚生长率来确定块状滨珊瑚生长年龄,分析这两个地区的块状滨珊瑚年龄结构特征与生态演变的关系,阐明块状滨珊瑚年龄结构对珊瑚礁演变动态的指示作用,探索利用块状滨珊瑚年龄结构揭示珊瑚礁动态变化的新方法,并将该方法应用于没有长期监测研究基础的珊瑚礁区。该项目的研究成果将为研究我国珊瑚礁演变提供重要的方法,对正确评估我国珊瑚礁现状和认识在全球变化及人类活动影响下的我国珊瑚礁变化过程有重要意义,同时还可为珊瑚礁保护和管理提供新的思路和科学依据。

项目摘要

本项目对已有长期监测基础的海南三亚鹿回头珊瑚礁区开展生态监测调查,通过野外潜水测量块状滨珊瑚群体参数、实验室利用X射线照相和珊瑚骨骼Sr/Ca化学元素分析测得的珊瑚生长率来确定块状滨珊瑚生长年龄,分析年龄结构与珊瑚礁动态演变之间的关系。结果显示该岸段块状滨珊瑚的年龄组成呈明显正偏态,以低龄的小群体珊瑚(年龄<30yr)为主,表明该珊瑚礁受严重破坏而退化至演替早期阶段,这与长期监测得到的近50年来该岸段活珊瑚覆盖率大幅下降,优势类群由枝状珊瑚向块状珊瑚转化,珊瑚多样性下降揭示的该岸段珊瑚礁退化结论一致。而且,90年代初新生的块状滨珊瑚群体在块状滨珊瑚所占比例较高,与1990年国家级珊瑚礁自然保护区建立后,人类活动对珊瑚礁的破坏性影响逐渐减弱有关,这也进一步验证了导致该珊瑚礁退化的最主要原因是人类活动。. 本项目阐述了块状滨珊瑚年龄结构对珊瑚礁动态变化的指示性意义,建立了利用块状滨珊瑚年龄结构研究珊瑚礁演变动态的方法,且利用该方法取得的结论与长期监测结果相一致验证了此方法的有效性。本项目的研究成果不仅为缺乏长期监测基础的珊瑚礁区开展珊瑚礁演变动态研究提供了可行的研究方法,而且对认识在人类活动影响下的我国珊瑚礁变化过程具有重要意义,为珊瑚礁保护和管理提供了新的科学依据。目前已完成相关研究论文13篇,其中已发表论文11篇(英文稿5篇,中文稿6篇),待发表论文2篇。

项目成果
{{index+1}}

{{i.achievement_title}}

{{i.achievement_title}}

DOI:{{i.doi}}
发表时间:{{i.publish_year}}

暂无此项成果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其他相关文献

1

涡度相关技术及其在陆地生态系统通量研究中的应用

涡度相关技术及其在陆地生态系统通量研究中的应用

DOI:10.17521/cjpe.2019.0351
发表时间:2020
2

内点最大化与冗余点控制的小型无人机遥感图像配准

内点最大化与冗余点控制的小型无人机遥感图像配准

DOI:10.11834/jrs.20209060
发表时间:2020
3

桂林岩溶石山青冈群落植物功能性状的种间和种内变异研究

桂林岩溶石山青冈群落植物功能性状的种间和种内变异研究

DOI:10.5846/stxb202009292521
发表时间:2021
4

滴状流条件下非饱和交叉裂隙分流机制研究

滴状流条件下非饱和交叉裂隙分流机制研究

DOI:10.16285/j.rsm.2020.0744
发表时间:2021
5

不同施氮方式和施氮量对马尾松和木荷幼苗根系土壤细菌群落的影响

不同施氮方式和施氮量对马尾松和木荷幼苗根系土壤细菌群落的影响

DOI:10.5846/stxb201907071429
发表时间:2021

相似国自然基金

1

珊瑚礁地貌改变对海洋动力因素演变过程的影响机制研究

批准号:51679032
批准年份:2016
负责人:任冰
学科分类:E1101
资助金额:62.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2

我国西沙珊瑚礁高光谱遥感监测研究

批准号:41876207
批准年份:2018
负责人:唐世林
学科分类:D0607
资助金额:62.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3

珊瑚礁工程特性及其地基变形破坏机理研究

批准号:51108449
批准年份:2011
负责人:王新志
学科分类:E0807
资助金额:27.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4

南海水下珊瑚礁白化光学遥感方法研究

批准号:40906087
批准年份:2009
负责人:胡连波
学科分类:D0607
资助金额:18.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