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判断在早期语义阶段的加工:基于识别电位的研究

基本信息
批准号:31500907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资助金额:20.00
负责人:杨群
学科分类:
依托单位:杭州师范大学
批准年份:2015
结题年份:2018
起止时间:2016-01-01 - 2018-12-31
项目状态: 已结题
项目参与者:张烨,韩岱,王双,李煜,袁哲
关键词:
精神病态道德直觉道德早期加工识别电位快速流刺激
结项摘要

Neuroscience research findings indicated that our brain could recognize moral information exceptionally fast. This early recognition of morality could reflect important features of moral intuition. However, the mechanism of the moral judgment at an early stage of cognitive processing is open to debate.Based on previous research of our group, this project plans to look into the cognitive mechanism underlying the early processing of moral judgment with the recognition potential as an electrophysiological index evoked by rapid stream stimulation praradigm. Specifically, we intend (1) to investigate whether the early processing of moral judgment reflects a rapid intuition about the binary categorization of “right” and “wrong” of moral behaviors, which is different from general emotional processing; (2) to examine whether moral judgment at the early stage would be jointly influenced by harm,intention and moral beliefs; (3) to observe the features of the early processing of moral judgment in psychopaths and to examine whether there is dissociation between moral judgment in the early processing and that in the later controlled processing among psychopaths. This project would be expected to help find the neural marker of moral intuition and to provide empirical data for the current debate on moral intuition. Furthermore, the results from the project would assist in diagnosing psychopaths.

神经科学研究发现,大脑能异常快速地对道德信息进行识别,这种早期识别可能反映了道德直觉的重要特征。然而,关于这种早期识别加工的机制,已有研究结论之间存在较大分歧。基于申请人前期研究,本项目拟采用快速流刺激范式,以识别电位作为电生理指标,继续深入考察道德判断在早期语义阶段的识别加工机制。本项目计划:(1)考察道德早期识别加工是否是基于行为“对/错”特征的快速自动化分类过程,并且该过程区别于一般性的情绪加工;(2)考察道德早期识别加工是否是一个受到伤害、意图、以及信念等道德情绪和认知因素共同影响的整合加工过程;(3)以具有精神病态倾向的个体为被试,探究道德早期识别加工的个体特征,考察其道德早期识别加工是否和晚期意识水平上的反应判断存在分离。本项目在理论上将为发现道德直觉的神经标记物,为解决当前道德直觉的相关争论提供数据支持,在实践方面,也将为辅助鉴别和诊断具有精神病态倾向的个体提供科学依据。

项目摘要

道德直觉是人类道德判断的一种重要机制,但是有关道德直觉的加工机制并不完全清晰。本研究利用事件相关电位技术,通过两项研究,五个实验,从早期加工阶段来考察道德直觉的神经机制。.研究一主要考察道德早期识别加工是否是基于行为“对/错”特征的快速自动化分类过程,并且该过程区别于一般性的情绪加工。本研究主要包含三个实验,实验1的研究结果发现,道德的早期识别加工和道德基础量表上的伤害/关心维度的个体差异有关。只有高敏组才表现出道德词语和中性词语在早期加工阶段(250ms左右)的分离,而低敏感组则没有发现这种差异。实验2的研究结果发现,在时程加工早期(130-190 ms),道德厌恶刺激可以得到识别,不同攻击水平个体在加工道德厌恶和其他两种厌恶情绪刺激的过程中没有表现出显著的个体差异。实验3的研究结果发现,不同领域的道德违反事件在早期阶段P2成分上(130-190ms)存有共同的加工机制,不同类型的道德违反事件在后期的加工阶段才开始出现分离趋势。研究二主要考察精神病态分数和道德早期加工和决策的关系。实验4的研究结果发现,精神病态分数不同的个体在进行道德判断时,只有在道德违反事件上存在差异,在合理伤害和中性事件上差异不显著。不过,精神病态分数不同的个体在早期时程加工阶段均能识别出道德信息,他们之间的差异主要表现在加工阶段的晚期。实验5的研究结果发现,在有互动性质的道德情境中,只有在遭受了高强度的惩罚之后,精神病态分数越高的个体,就越有可能对无辜第三方进行高强度的惩罚。并且,在早期阶段(160-240ms),精神病态倾向更高的个体对无辜者实施高强度伤害后会诱发一个更大的负波。本项目的结论的科学意义在于首先揭示了道德直觉在时程加工早期阶段的神经机制,明确了道德早期阶段加工的领域一般性特征,并且发现这种道德直觉和道德信念的个体差异有关。其次,精神病态分数不同的个体在道德早期阶段没有出现分离的结论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认识精神病态特质和道德判断的关系,也为道德判断早期直觉加工的应用提供了参考。在该项目的资助下,总共发表了1篇SSCI论文,4篇CSSCI论文,1篇SSCI论文正在二审。另外两篇正在写作和数据分析过程中。.

项目成果
{{index+1}}

{{i.achievement_title}}

{{i.achievement_title}}

DOI:{{i.doi}}
发表时间:{{i.publish_year}}

暂无此项成果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其他相关文献

1

基于SSVEP 直接脑控机器人方向和速度研究

基于SSVEP 直接脑控机器人方向和速度研究

DOI:10.16383/j.aas.2016.c150880
发表时间:2016
2

针灸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的研究进展

针灸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的研究进展

DOI:
发表时间:2022
3

端壁抽吸控制下攻角对压气机叶栅叶尖 泄漏流动的影响

端壁抽吸控制下攻角对压气机叶栅叶尖 泄漏流动的影响

DOI:
发表时间:2020
4

面向云工作流安全的任务调度方法

面向云工作流安全的任务调度方法

DOI:10.7544/issn1000-1239.2018.20170425
发表时间:2018
5

居住环境多维剥夺的地理识别及类型划分——以郑州主城区为例

居住环境多维剥夺的地理识别及类型划分——以郑州主城区为例

DOI:10.11821/dlyj201810008
发表时间:2018

杨群的其他基金

批准号:81350016
批准年份:2013
资助金额:10.00
项目类别:专项基金项目
批准号:40172004
批准年份:2001
资助金额:26.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51178348
批准年份:2011
资助金额:60.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40572070
批准年份:2005
资助金额:31.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51778482
批准年份:2017
资助金额:58.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相似国自然基金

1

道德判断加工时程特点的ERP研究

批准号:31070909
批准年份:2010
负责人:田学红
学科分类:C0907
资助金额:30.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2

道德判断中信念与结果信息整合加工的神经机制研究

批准号:31400878
批准年份:2014
负责人:甘甜
学科分类:C0911
资助金额:24.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3

道德判断的中介变量研究

批准号:31460254
批准年份:2014
负责人:李宏翰
学科分类:C0909
资助金额:50.00
项目类别:地区科学基金项目
4

人对智能机器行为的道德判断研究

批准号:31900781
批准年份:2019
负责人:赵雷
学科分类:C0909
资助金额:20.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