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殊生境中杀线虫细菌次生代谢产物及功能研究

基本信息
批准号:31360028
项目类别:地区科学基金项目
资助金额:49.00
负责人:李国红
学科分类:
依托单位:云南大学
批准年份:2013
结题年份:2017
起止时间:2014-01-01 - 2017-12-31
项目状态: 已结题
项目参与者:刘亚君,羊忠山,王芯,徐优耀,李建芳,周亮,陈明涓,苏会宁
关键词:
次生代谢产物杀线虫细菌特殊生境功能
结项摘要

Disease caused by plant-parasitic nematodes is one of the important disease in agricultural production.It is an important approach to obtain efficient environmental friendly biocontrol nematicide from novel active metabolites which isolated from special eco-environmental microorganism. Bacterium plays a major role in the developing biocontrol preparation, especially for the plant-parasitic nematodes. In previous work, five strong nematicidal bacteria were isolated from cow dung for the first time. Currently, the results show that five bacteria are Achromobacter, Arthrobacter, Proteus, Pseudochrobactrum and Wautersiella respectively based on the 16S rDNA. On the basis of the preliminary work, the five strains will be studied on secondary metabolites in-depth based on chromatographic and spectral technique as follows: finding nematicidal metabolites from bacteria; isolating and determining natural compounds; elucidating nematicidal metabolites and their function from five bacteria. The project will establish the base of finding nematicial bacteria from special eco-environmental, discovering novel nematicidal compounds and developing efficient environmental friendly nematicidal biocontrol pesticide.

植物线虫引起的病害是农业生产中的重要病害之一,从特殊生境微生物资源中寻找新奇活性次生代谢产物是研发高效环保杀线虫生防制剂的重要途径之一。杀线虫细菌是重要的线虫生防菌。申请人在前期研究中,首次从特殊生境牛粪中分离到5株对线虫有强毒杀作用的细菌。通过16S rDNA鉴定,分别为Achromobacter、Arthrobacter、Proteus、Pseudochrobactrum和Wautersiella属的菌株。本项目拟在前期基础上,应用现代色谱和波谱技术,发现细菌毒杀线虫的活性化合物,分离鉴定天然小分子化合物,阐明5株细菌杀线虫活性次生代谢产物及功能,为深入发掘特殊生境中杀线虫细菌资源,发现结构新颖的杀线虫活性化合物,开发高效新型环保杀线虫生物农药奠定基础。

项目摘要

通过本项目研究,从特殊生境分离筛选具有活性的微生物菌株,从5株细菌以及其他微生物中鉴定化合物60余个,其中具有杀线虫活性的化合物11个,7个化合物(1H-indole-3-carboxaldehyde、cochlioquinone&nbsp A、indole-2-methylcarboxylate、硫代丁酸甲酯、3-甲基-2-丁烯酸乙酯、对甲基苯甲醚和异戊酸丁酯)的杀线虫活性为首次报道。阐明了细菌抵御线虫的一种新机制,即细菌可以动员线虫天敌——捕食线虫真菌捕杀线虫,该研究揭示了自然界中细菌、真菌、线虫相互作用的一种复杂关系,该机制的揭示还可能为有害线虫生物防治提供一种生防新思路,研究内容发表在国际著名杂志Nature Communications上。通过项目研究,发表SCI收录论文12篇;获国家发明专利授权2项;培养毕业硕士研究生9名,博士研究生2名。

项目成果
{{index+1}}

{{i.achievement_title}}

{{i.achievement_title}}

DOI:{{i.doi}}
发表时间:{{i.publish_year}}

暂无此项成果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其他相关文献

1

转录组与代谢联合解析红花槭叶片中青素苷变化机制

转录组与代谢联合解析红花槭叶片中青素苷变化机制

DOI:
发表时间:
2

桂林岩溶石山青冈群落植物功能性状的种间和种内变异研究

桂林岩溶石山青冈群落植物功能性状的种间和种内变异研究

DOI:10.5846/stxb202009292521
发表时间:2021
3

动物响应亚磁场的生化和分子机制

动物响应亚磁场的生化和分子机制

DOI:10.13488/j.smhx.20190284
发表时间:2019
4

卡斯特“网络社会理论”对于人文地理学的知识贡献-基于中外引文内容的分析与对比

卡斯特“网络社会理论”对于人文地理学的知识贡献-基于中外引文内容的分析与对比

DOI:10.13249/j.cnki.sgs.2020.08.003
发表时间:2020
5

山核桃赤霉素氧化酶基因CcGA3ox 的克隆和功能分析

山核桃赤霉素氧化酶基因CcGA3ox 的克隆和功能分析

DOI:10.13925/j.cnki.gsxb.20200115
发表时间:2020

李国红的其他基金

批准号:31630041
批准年份:2016
资助金额:282.00
项目类别:重点项目
批准号:31560016
批准年份:2015
资助金额:39.00
项目类别:地区科学基金项目
批准号:71173147
批准年份:2011
资助金额:42.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30960007
批准年份:2009
资助金额:23.00
项目类别:地区科学基金项目
批准号:31860015
批准年份:2018
资助金额:40.00
项目类别:地区科学基金项目
批准号:91219202
批准年份:2012
资助金额:350.00
项目类别:重大研究计划
批准号:31071147
批准年份:2010
资助金额:35.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相似国自然基金

1

特殊生境中地衣内生菌次生代谢产物及其抗辐射作用研究

批准号:31400110
批准年份:2014
负责人:元超
学科分类:C0106
资助金额:24.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2

两侏食线虫真菌杀线虫代谢产物的分离、鉴定

批准号:30070006
批准年份:2000
负责人:张克勤
学科分类:C0102
资助金额:14.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3

裸西子囊菌Za-130杀线虫代谢产物分离鉴定及活性研究

批准号:30900940
批准年份:2009
负责人:刘霆
学科分类:C1401
资助金额:21.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4

乳汁中次生代谢产物在生菜抗虫中的功能

批准号:31800332
批准年份:2018
负责人:顾承真
学科分类:C0303
资助金额:22.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