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气中有机酸的来源和二次生成机制研究

基本信息
批准号:41877302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资助金额:62.00
负责人:袁斌
学科分类:
依托单位:暨南大学
批准年份:2018
结题年份:2022
起止时间:2019-01-01 - 2022-12-31
项目状态: 已结题
项目参与者:常鸣,黄山,王超敏,蔡嘉骅,余飞,张睿,林奕,武彩虹
关键词:
有机酸二次生成来源大气
结项摘要

Organic acids in the atmosphere are important oxidation products of 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 (VOCs), and they play important roles in secondary organic aerosol formation, new particle formation, and acidity of precipitation, cloud and fog. However, the sources and secondary formation of organic acids in the atmosphere remain unclear, with modelled concentration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measured concentrations. This implies that some central aspect of the atmospheric VOCs oxidation chain is not currently understood. The applicant also found current chemical mechanism can only explain less than 50% formic acid concentrations in an urban environment in U.S. This project will plan to conduct online measurements of more than ten organic acids in both gas phase and aerosol in typical polluted environments of China. The variability of concentrations of different organic acids will be analyzed. We will apportion the sources of organic acids using a non-linear regression model. The contributions of gas-particle partitioning and particle-phase reactions to formation of various organic acids will be quantified. We will use an observation-based model to quantify the contributions of various gas-phase reactions to secondary formation of organic acids. Using results from the model, the ability in modelling different organic acids will be systematically evaluated, and the possible routes to close the gaps between measurements and modelling will be explored. The results from this proposed project would provide important clue on the missing chemical reactions of organic compounds in the atmosphere, which can help to understand the formation mechanism of air pollution complex in China and afford key scientific information on continuously improving air quality in China.

大气中有机酸是挥发性有机物的重要氧化产物,并在有机气溶胶二次生成、新粒子生成和降雨与云雾的酸性扮演重要的角色。然而,大气中有机酸的来源和二次生成过程尚不清楚,不同大气环境下模型模拟的有机酸浓度均远远低于实测浓度,暗示大气化学机理对一些关键化学过程的描述存在“缺失”。申请人也发现现有大气化学机理仅能解释美国城市地区甲酸测量浓度的50%。本项目针对这一问题,计划在我国典型污染地区开展10余种有机酸类物种气态和颗粒态在线测量,分析各有机酸的浓度变化规律,基于非线性模型解析有机酸的来源,研究气粒分配和颗粒相反应对有机酸生成的贡献,建立基于观测的模型研究不同反应过程对有机酸生成的贡献,并评估现有大气化学机理对不同有机酸的模拟能力和弥合观测与模拟差异的可能途径。通过本项目的研究,将为识别大气关键化学过程的“缺失”提供重要线索,帮助理解我国大气复合污染的形成机制,从而为空气质量持续改善提供关键科学信息。

项目摘要

有机酸是大气中重要的化学组分,对酸雨、二次有机气溶胶及云凝结核的形成及液相化学有重要影响。然而大气中有机酸的来源未明和二次生成过程认识尚不足。本项目基于化学电离飞行时间质谱仪和质子转移反应飞行时间质谱仪,研发了一系列有机酸动态标定技术,形成了基于新型质谱技术的有机酸在线测量方法,并成功在我国四个典型污染地区开展了气态和颗粒态有机酸类物种的在线高时间分辨率测量。研究发现有机酸浓度变化呈日间高晚间低的特征,这表明光化学生成过程是有机酸的重要来源,其中单羧酸类物质以及异氰酸主要存在于气相中,二羧酸类物质主要存在于颗粒相中。来源分析表明珠三角地区有机酸的二次来源占总来源的80%以上。通过计算有机酸在颗粒相中的占比(Fp),发现饱和一元羧酸的Fp随碳数的增加而增加,且与温度呈负相关关系,与湿度呈正相关关系,表明温湿度是影响有机酸在气/粒两相分配的重要因素,同时其远大于与基于经典的平衡吸收分配理论获得的Fp理论计算值,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可能为纯组分液体蒸汽压和活度系数的取值不同以及是否考虑气液分配途径。相反,由饱和二元羧酸主要分布于颗粒相,因此传统的平衡吸收分配模型能够较好的预测其气粒分配行为。甲酸二次生成模拟研究表明在城市地区芳香族化合物及其后续中间态氧化产物的光化学过程是甲酸二次生成的一个重要途径。异氰酸的稳态分析表明,来自于工业排放的C3酰胺对异氰酸的二次生成速率贡献最大(74%),但仍存在大量未知的异氰酸前体物。研究发现,颗粒态二元羧酸的日间生长速率随着环境中液态水含量的升高而显著上升,表明颗粒物液相反应极大促进白天颗粒态二元羧酸的二次生成。本项目研究结果为全面认识有机酸在我国大气污染条件下的来源与二次生成机制提供了科学指导。

项目成果
{{index+1}}

{{i.achievement_title}}

{{i.achievement_title}}

DOI:{{i.doi}}
发表时间:{{i.publish_year}}

暂无此项成果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其他相关文献

1

F_q上一类周期为2p~2的四元广义分圆序列的线性复杂度

F_q上一类周期为2p~2的四元广义分圆序列的线性复杂度

DOI:10.11999/JEIT210095
发表时间:2021
2

黑河上游森林生态系统植物水分来源

黑河上游森林生态系统植物水分来源

DOI:10.13885/j.issn.0455-2059.2020.04.010
发表时间:2020
3

平行图像:图像生成的一个新型理论框架

平行图像:图像生成的一个新型理论框架

DOI:10.16451/j.cnki.issn1003-6059.201707001
发表时间:2017
4

零样本学习综述

零样本学习综述

DOI:10.3778/j.issn.1002-8331.2106-0133
发表时间:2021
5

北京市大兴区夏季大气中醛酮类化合物的污染水平、来源及影响

北京市大兴区夏季大气中醛酮类化合物的污染水平、来源及影响

DOI:10.7524/j.issn.0254-6108.2020030103
发表时间:2021

袁斌的其他基金

批准号:60371022
批准年份:2003
资助金额:20.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51571090
批准年份:2015
资助金额:62.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31772154
批准年份:2017
资助金额:60.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61902138
批准年份:2019
资助金额:26.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批准号:81341086
批准年份:2013
资助金额:10.00
项目类别:专项基金项目
批准号:38770560
批准年份:1987
资助金额:3.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81574025
批准年份:2015
资助金额:59.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50701019
批准年份:2007
资助金额:20.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批准号:81873340
批准年份:2018
资助金额:59.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相似国自然基金

1

城市大气中甲醛的来源及影响臭氧生成的量化研究

批准号:41005067
批准年份:2010
负责人:刘莹
学科分类:D0506
资助金额:22.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2

基于过氧自由基闭合分析的大气臭氧来源和生成量化研究

批准号:21876177
批准年份:2018
负责人:盖艳波
学科分类:B0603
资助金额:66.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3

上海地区大气氨的时空分布及其对大气二次颗粒物生成的影响机制

批准号:21477020
批准年份:2014
负责人:叶兴南
学科分类:B0603
资助金额:80.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4

大气中生物源VOCs的二次有机气溶胶生成机理研究

批准号:40705043
批准年份:2007
负责人:耿春梅
学科分类:D0506
资助金额:19.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