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接醇类燃料电池用碳化物基非Pt抗醇氧还原电催化剂的研究

基本信息
批准号:21106178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资助金额:25.00
负责人:尹诗斌
学科分类:
依托单位:中国矿业大学
批准年份:2011
结题年份:2014
起止时间:2012-01-01 - 2014-12-31
项目状态: 已结题
项目参与者:荆胜羽,王瑞玉,刘玲,罗林,周夫涛,尹翠,王真
关键词:
抗醇氧化氧还原非Pt电催化剂直接醇类燃料电池碳化物
结项摘要

直接醇类燃料电池(DAFCs)由于具有能耗少、能量密度高、燃料来源丰富和价格低廉等优点备受关注。但是,目前广泛应用的Pt基电催化剂并不能很好地满足DAFCs阴极电催化剂稳定、廉价和抗醇氧化的使用要求。本项目结合PdFe、PdCo和PdNi等合金类Pt的氧还原活性和优良的抗醇氧化特性、纳米Au的电化学稳定性以及W、Mo、V的碳化物对氧还原的促进作用,开发具有较高催化性能的阴极抗醇非Pt电催化剂,并借助XRD、SEM、TEM、EDS、ICP和XPS等手段分析电催化剂的物理化学性质,采用循环伏安法、旋转盘环电极和电化学阻抗谱分析电催化剂的电极反应过程,以期阐明有关的催化机理。本项目成果可望为降低燃料电池的成本和解决燃料电池产业化的瓶颈问题提供科学依据。拟开发的新型电催化剂可望用于非燃料电池领域,具有较广阔的应用前景。

项目摘要

具有抗醇氧化功能且稳定廉价的氧还原催化剂是直接醇类燃料电池商业化的关键材料之一。本项目从催化剂的可控制备入手,系统探索了交替微波加热法制备催化剂的过程中,微波加热方式对于催化剂性能的影响及规律,并将交替微波法扩展性应用于碳纳米管的表面处理,详细考察了交替微波加热规律及所处理碳纳米管载铂催化剂的性能。探索了纳米碳化物及氮化物的制备条件,及其负载催化剂的氧还原性能。采用循环伏安法和旋转圆盘电极表征技术系统考察了金属钯与铁钴镍、钨钼钒等所构成催化剂的氧还原性能及抗醇氧化性能。实验结果证明,钯与铁钴镍所形成的合金催化剂具有较好的抗醇氧化特性,但是由于钨钼钒的碳化物及氮化物比重太大,导致催化剂0.9 V vs. RHE的质量活性很低,不能满足直接醇类燃料电池阴极催化剂稳定廉价及抗醇氧化的使用要求,但是如果将钨钼钒作为金属活性成分与钯铁钴镍形成金属合金,催化剂的氧还原质量活性将大幅提高。

项目成果
{{index+1}}

{{i.achievement_title}}

{{i.achievement_title}}

DOI:{{i.doi}}
发表时间:{{i.publish_year}}

暂无此项成果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其他相关文献

1

基于一维TiO2纳米管阵列薄膜的β伏特效应研究

基于一维TiO2纳米管阵列薄膜的β伏特效应研究

DOI:10.7498/aps.67.20171903
发表时间:2018
2

氟化铵对CoMoS /ZrO_2催化4-甲基酚加氢脱氧性能的影响

氟化铵对CoMoS /ZrO_2催化4-甲基酚加氢脱氧性能的影响

DOI:10.16606/j.cnki.issn0253-4320.2022.10.026
发表时间:2022
3

一种光、电驱动的生物炭/硬脂酸复合相变材料的制备及其性能

一种光、电驱动的生物炭/硬脂酸复合相变材料的制备及其性能

DOI:10.16085/j.issn.1000-6613.2022-0221
发表时间:2022
4

小跨高比钢板- 混凝土组合连梁抗剪承载力计算方法研究

小跨高比钢板- 混凝土组合连梁抗剪承载力计算方法研究

DOI:10.19701/j.jzjg.2015.15.012
发表时间:2015
5

低轨卫星通信信道分配策略

低轨卫星通信信道分配策略

DOI:10.12068/j.issn.1005-3026.2019.06.009
发表时间:2019

尹诗斌的其他基金

相似国自然基金

1

直接醇类燃料电池阳极Pt基催化剂促进剂的研究

批准号:20573029
批准年份:2005
负责人:高颖
学科分类:B0205
资助金额:26.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2

直接甲醇燃料电池用新型酞菁/石墨烯阻醇阴极氧气还原催化剂的研制

批准号:21273024
批准年份:2012
负责人:何兴权
学科分类:B0205
资助金额:80.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3

直接醇类燃料电池

批准号:20433060
批准年份:2004
负责人:邢巍
学科分类:B0205
资助金额:150.00
项目类别:重点项目
4

直接甲酸燃料电池Pt基和Pd基阳极催化剂的理论模拟与设计

批准号:21303027
批准年份:2013
负责人:钟文辉
学科分类:B0301
资助金额:25.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