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乡统筹导向的乡村功能提升机理及其调控路径

基本信息
批准号:41571168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资助金额:60.00
负责人:谭雪兰
学科分类:
依托单位:湖南农业大学
批准年份:2015
结题年份:2019
起止时间:2016-01-01 - 2019-12-31
项目状态: 已结题
项目参与者:段建南,任辉,张坤,方武生,罗飞雪,刘艺,朱永霞,陈伊翔,朱苏晖
关键词:
城乡统筹乡村功能演变格局提升机理调控路径
结项摘要

Promotion of rural functions is the inner quality of rural development and important strategic target of new type of urbanization development. New evolution characteristics of rural functions and problems of degradation , blend and singleness of traditional functions appeared in the process of transformation and reconstruction of rural socioeconomic system. How to understand the driving and promotion mechanism of evolution of rural functions in the new era, and how to organize valid urban-rural integrated development to construct the organic coordination function structure system between urban and rural areas, those are important issues needed to be solved in rural geography research. Based on comprehensive perspective of geography, economics, sociology and ecology , with the research framework of“ diagnose problem - analysis mechanism – control paths”, based on the organic relationship between promotion of rural functions and urban-rural integrated development, with the methods such as spatial analysis of GIS and RS, diversity index, degradation index, functional structure index and social survey methods and so on, taking Changsha-Zhuzhou-Xiangtan urban agglomerations as an example, the evolution process, spatial pattern characteristics and driving mechanism of rural functions were analyzed in three stages, which were urban and rural divided, urban dominated, urban-rural integrated. This project also reveale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rural functions and urban-rural integrated development, and proposed the promotion mechanism and controlling pattern, which have theoretical significance and practical application value.

乡村功能提升是乡村发展的内在品质及新型城镇化发展的重要战略目标。在乡村转型与重构过程中,乡村功能演变呈现出全新的特征,传统功能退化、功能混杂、功能雷同等问题并存。如何认识新时期我国乡村功能演进的驱动机制及提升机理,如何通过城乡统筹的合理组织,建构城乡有机协同的功能结构体系,是乡村地理研究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本项目从GESE多学科融合贯通的综合视角,遵循“问题诊断—机理分析—优化调控”的基本研究框架,立足于城乡统筹与乡村功能提升的有机关联,运用RS与GIS空间分析、多样化指数、功能退化指数和功能结构指数、社会调查等方法,以长株潭地区为案例研究区域,基于城乡分治、城市主导、城乡统筹三个发展阶段分析乡村功能演进的过程、格局特征、驱动机制,揭示乡村功能与城乡统筹的互动关系,并提出转型期乡村功能提升的机理及优化调控路径,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与实践应用价值。

项目摘要

中国快速城镇化进程中,乡村功能经历了由单一向多种形式的发展,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逐步实施,中国乡村地区将面临更为多样的功能需求,因此对乡村功能的动态演变过程和机制系统分析是乡村研究的重要课题。本研究以长株潭23个县市区案例区,运用Pearson相关系数分析、系统聚类、有序样本最优分割、函数模型法、空间集中度、功能识别、空间局部自相关等方法,对长株潭地区1996-2016年乡村功能动态演变过程、阶段性特征、类型划分、驱动机制等进行研究。研究结果如下:(1)20年来长株潭地区乡村功能总体演变趋势呈上升状态,功能总量增加势头较好;乡村功能时序演变具有较为明显的阶段性特征,关键节点主要为2000年、2008年。(2)长株潭地区乡村功能演变的地域分异特征明显,经济发展功能表现为城市群中心增长速度快,外围较弱;农产品供给功能和生态服务功能集中在耕地和林地资源丰富的县市;社会保障功能与经济发展功能地域分异具有相似性;总体来看,长株潭城市群各县市区乡村功能的发展程度差异明显,城市群和外围县市区乡村功能发展有不同特点,不同县市的功能分异各不相同。(3)各县市功能组合形式多样,呈现出多元化特征,共有11种功能类型,大部分的地域单元属于综合型或多功能组合型,单一功能主导型的地域单元相对较少。(4)乡村功能演变是乡村内部要素与外部要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在城镇化的不同发展阶段,乡村功能发展具有不同的特征,其城乡作用方式、发展形态、产业特征、驱动力及乡村功能效用具有不同的表现形式。(5)基于长株潭地区各县域乡村功能演变的特征与规律,分析长株潭乡村功能统筹的必要性、宏观背景、基础条件、基本目标,从统筹区域发展和协调发展出发,从土地政策、产业政策、财税政策、人口政策、民生政策等方面,提出在不同主导功能区未来时期内乡村振兴背景下乡村功能统筹的调控路径。

项目成果
{{index+1}}

{{i.achievement_title}}

{{i.achievement_title}}

DOI:{{i.doi}}
发表时间:{{i.publish_year}}

暂无此项成果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其他相关文献

1

涡度相关技术及其在陆地生态系统通量研究中的应用

涡度相关技术及其在陆地生态系统通量研究中的应用

DOI:10.17521/cjpe.2019.0351
发表时间:2020
2

钢筋混凝土带翼缘剪力墙破坏机理研究

钢筋混凝土带翼缘剪力墙破坏机理研究

DOI:10.15986/j.1006-7930.2017.06.014
发表时间:2017
3

桂林岩溶石山青冈群落植物功能性状的种间和种内变异研究

桂林岩溶石山青冈群落植物功能性状的种间和种内变异研究

DOI:10.5846/stxb202009292521
发表时间:2021
4

卡斯特“网络社会理论”对于人文地理学的知识贡献-基于中外引文内容的分析与对比

卡斯特“网络社会理论”对于人文地理学的知识贡献-基于中外引文内容的分析与对比

DOI:10.13249/j.cnki.sgs.2020.08.003
发表时间:2020
5

山核桃赤霉素氧化酶基因CcGA3ox 的克隆和功能分析

山核桃赤霉素氧化酶基因CcGA3ox 的克隆和功能分析

DOI:10.13925/j.cnki.gsxb.20200115
发表时间:2020

相似国自然基金

1

城乡统筹发展视角下的就业扩大机理及其实现路径研究

批准号:70873105
批准年份:2008
负责人:乐君杰
学科分类:G0313
资助金额:24.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2

统筹城乡公共品供给的技术方法与制度路径研究

批准号:70673073
批准年份:2006
负责人:卢洪友
学科分类:G0305
资助金额:18.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3

城乡金融统筹发展研究

批准号:71673307
批准年份:2016
负责人:岳意定
学科分类:G0307
资助金额:50.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4

城乡统筹生活垃圾收运物流系统优化中的设施选址-车辆路径问题研究

批准号:71862016
批准年份:2018
负责人:王雪峰
学科分类:G0211
资助金额:27.00
项目类别:地区科学基金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