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马拉雅旱獭鼠疫监测点新技术应用研究

基本信息
批准号:81360450
项目类别:地区科学基金项目
资助金额:45.00
负责人:王祖郧
学科分类:
依托单位:青海省地方病预防控制所
批准年份:2013
结题年份:2017
起止时间:2014-01-01 - 2017-12-31
项目状态: 已结题
项目参与者:陈洪舰,祁芝珍,魏有文,吴海生,郭文涛
关键词:
喜马拉雅旱獭鼠疫监测新技术
结项摘要

The Himalayan marmot plague natural foci suffer the severest rodent plague situations and are the most harmful areas among the plague natural foci in China. The marmot plague is the main source of human plague in the foci. Plague surveillance is the main measure of plague prevention and control. However, although we have done a lot of work, more than half of the human plague cases suddenly happened without the clues of plague prevalence in animal populations.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effectiveness of monitoring animal plague, "the National plague surveillance program" has been amended several times, but the effect is still not ideal. Hence, in this study, we use the "3S" technology to improve the plague natural foci monitoring in Qinghai Province. We use the remote sensing technology and the marmot data monitored in the past years to identify the density of marmot populations across the Himalayan marmot distribution areas and then, draw 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 (GIS) maps with related information. We then use the GIS software to establish a 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 of Himalayan marmot distribution in Qinghai Province and with which to guide people in the plague surveillance counties to reasonably arrange the fixed plague monitoring points and flow monitoring lines. Our study will standardize the data collection of animal plague monitoring in the whole province and thus improve the way of marmot plague monitoring and increase the probability of finding animal plague cases in the foci.

喜马拉雅旱獭鼠疫自然疫源地是我国鼠疫病流行最为严重,危害最大的地区。在疫源地内,旱獭动物间鼠疫是人间鼠疫的主要传染源。鼠疫监测是我国鼠疫防治的主要措施,然而尽管我们做了很多工作,但在我们发现的人间鼠疫疫情中,一半以上是在没有发现动物间流行的情况下突然发生的。为了提高动物鼠疫监测效力,有关专家对《全国鼠疫监测方案》进行了多次修改,效果仍不理想。为此,我们将"3S"技术运用到青海省的喜马拉雅旱獭鼠疫自然疫源地的鼠疫监测。运用遥感技术与多年来的监测数据,识别青海省喜马拉雅旱獭不同密度分布区域,绘制喜马拉雅旱獭密度分布图,确定分布面积;运用地理信息技术及相关软件建立青海省喜马拉雅旱獭分布地理信息系统,指导各鼠疫监测县合理布置每年的固定鼠疫监测点和流动监测线路;规范化、标准化全省动物鼠疫监测中地理位置数据的收集,从而改进旱獭鼠疫监测方式,提高动物鼠疫疫情发现的概率。

项目摘要

本项目于2014年1月开始执行,2014年完成了部分地区旱獭生态数据、地理坐标、检查样本的收集。2015年继续收集旱獭生态数据、地理坐标、检查样本的同时,在2014年数据整理的基础上反演了青海省喜马拉雅旱獭密度分布卫星遥感预测图,建立了青海省喜马拉雅旱獭分布密度遥感预测数据库。2015年根据《全国鼠疫监测方案》和《青海省鼠疫监测方案》的指标要求,结合GIS技术和GPS技术开发了青海省鼠疫监测数据采集端和《青海省旱獭信息采集系统V3.0》软件,规范了GIS技术和GPS技术在动物鼠疫监测中的使用。2016年基于2014年和2015年的工作,以及《青海省喜马拉雅旱獭密度分布卫星遥感预测图》和《青海省喜马拉雅旱獭分布密度遥感预测数据库》、《青海省旱獭信息采集系统V3.0》软件等成果,升级了青海省鼠疫防治地理信息系统,形成了青海省旱獭鼠疫监测工作规划和管理平台。2017年应用该管理平台对乌兰等试点地区的鼠疫监测点数和监测面积进行了抽样和随机布点。.迄今,本项目已取得以下成绩,升级了青海省鼠疫防治地理信息系统,建立了青海省喜马拉雅旱獭分布卫星遥感预测数据库和分布图,开发了青海省旱獭信息采集系统(V3.0)软件,初步构架了青海省动物鼠疫监测规划管理平台。在国内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4篇。.由于项目执行期间,现场工作时间受旱獭出入蜇时间的影响较大,将旱獭监测抽样方法的评估、不同植被类型中旱獭的食性分析、项目成果申报鉴定等工作推延至2018年。

项目成果
{{index+1}}

{{i.achievement_title}}

{{i.achievement_title}}

DOI:{{i.doi}}
发表时间:{{i.publish_year}}

暂无此项成果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其他相关文献

1

涡度相关技术及其在陆地生态系统通量研究中的应用

涡度相关技术及其在陆地生态系统通量研究中的应用

DOI:10.17521/cjpe.2019.0351
发表时间:2020
2

多种监测手段在滑坡变形中的组合应用

多种监测手段在滑坡变形中的组合应用

DOI:10.16251/j.cnki.1009-2307.2019.11.017
发表时间:2019
3

地铁曲线接收段盾构近距离斜穿既有车站施工风险控制———以南宁轨道交通5号线下穿既有1号线广西大学站为例

地铁曲线接收段盾构近距离斜穿既有车站施工风险控制———以南宁轨道交通5号线下穿既有1号线广西大学站为例

DOI:10.3973/j.issn.2096-4498.2021.07.015
发表时间:2021
4

基于BP神经网络的滑坡监测多源异构数据融合算法研究

基于BP神经网络的滑坡监测多源异构数据融合算法研究

DOI:10.12090/j.issn.1006-6616.2020.26.04.050
发表时间:2020
5

腹腔镜激光散斑血流成像技术

腹腔镜激光散斑血流成像技术

DOI:10.3788/aos202242.0717001
发表时间:2022

王祖郧的其他基金

相似国自然基金

1

基于地理环境遥感监测的喜马拉雅旱獭鼠疫疫源地空间分布与预测研究

批准号:41301474
批准年份:2013
负责人:高孟绪
学科分类:D0113
资助金额:25.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2

白化喜马拉雅旱獭的培育

批准号:31160436
批准年份:2011
负责人:陶元清
学科分类:C0408
资助金额:27.00
项目类别:地区科学基金项目
3

青海省喜马拉雅旱獭种群遗传分化与病原体及鼠疫流行的相关性研究

批准号:81560521
批准年份:2015
负责人:马英
学科分类:H3013
资助金额:38.00
项目类别:地区科学基金项目
4

青藏高原地区喜马拉雅旱獭的谱系地理特征

批准号:81460508
批准年份:2014
负责人:陈洪舰
学科分类:H3009
资助金额:45.00
项目类别:地区科学基金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