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前庭水管综合征(EVAS)约占中国聋儿病因15%,SLC26A4是其致病基因,对耳聋患者进行SLC26A4突变检测不仅能够确诊EVAS,还可同产前诊断相结合,指导患儿家庭或基因突变携带者的婚育,预防EVAS患儿出生。SLC26A4突变位点几乎分布在其全部21个外显子上,基因芯片因具有酶切、测序等传统检测方法无法比拟的高效平行检测特性,是EVAS基因诊断和产前诊断可以依赖的理想的SLC26A4基因检测工具。本课题将对中国大前庭水管综合征患者的SLC26A4基因进行全面的分子流行病学研究,绘制其详尽的突变谱,在已研发的基因诊断芯片平台基础上,应用磁珠作为新的信号标记材料,开发SLC26A4基因诊断芯片,并以流行病学调查结果为依据选择检测位点,实现芯片探针覆盖90%以上突变位点的目标,为临床广泛开展大前庭水管综合征的基因诊断和产前诊断提供关键工具。
本课题主要应用测序等基因分型方法,对临床收集到的全部大前庭导水管综合征(EVAS)病例进行SLC26A4基因全序列测定,绘制出国人EVAS相关SLC26A4基因的突变频谱;与博奥生物合作,在多重等位基因特异性PCR、通用芯片(Tag array)及磁珠操纵三者相结合的基因芯片技术基础上,研发出首款能够平行检测国人8个常见SLC26A4基因突变的EVAS快速基因诊断芯片试剂盒;在三家三甲医疗单位的完成验证工作,试剂盒各项检测结果与对比方法的一致率为100%,并已通过SFDA药证申报工作;此外,还对不同听力学表型及不同就诊年龄人群中常见耳聋基因突变检出率进行了分析,为临床医生更有效率地临床应用耳聋基因芯片提供依据。.. 本次全国性大规模EVAS相关的SLC26A4基因流行病学研究在国内外均属首次,所绘制的中国人群SLC26A4基因突变和多态频谱为耳聋基因诊断芯片的研发提供理论依据,而本课题研发的首款EVAS诊断型基因芯片具有自主知识产权,为临床开展大前庭水管综合征耳聋基因诊断和产前诊断提供关键工具。本课题按计划完成项目计划书中的任务,期间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2013-5)、 “十一五”全国人口和计划生育优秀科技成果奖一等奖(2011-7)1项。课题负责人及课题组骨干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共发表论文21篇,其中SCI论文8篇。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原发性干燥综合征的靶向治疗药物研究进展
圆柏大痣小蜂雌成虫触角、下颚须及产卵器感器超微结构观察
湖北某地新生儿神经管畸形的病例对照研究
精子相关抗原 6 基因以非 P53 依赖方式促进 TRAIL 诱导的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细胞凋亡
东部平原矿区复垦对土壤微生物固碳潜力的影响
非SLC26A4双等位基因突变的前庭导水管扩大致病机制研究
大前庭水管综合征性耳聋的分子致病机制和通路研究
大前庭水管综合征第二致病因子的鉴定及致病机制研究
大前庭导水管综合征致聋机理的生物力学研究与临床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