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体中超痕量类固醇类污染物的分子印迹SPE-HPLC-发光检测技术及其应用

基本信息
批准号:21177105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资助金额:58.00
负责人:童裳伦
学科分类:
依托单位:浙江大学
批准年份:2011
结题年份:2015
起止时间:2012-01-01 - 2015-12-31
项目状态: 已结题
项目参与者:吕国才,傅柳松,胡胤芬,郭亚楠,瞿珊珊
关键词:
荧光衍生分子印迹化学发光类固醇固相萃取
结项摘要

人类的生殖障碍、发育异常及某些癌症等都与环境内分泌干扰物密切相关,类固醇与其它环境内分泌干扰物相比,表现出更强的内分泌干扰作用,对生态环境影响更显著,即使在极低的环境浓度(〈0.1 ng/L)下就可能对生物体造成危害,因此建立灵敏度高、检测费用低并适用于常规实验室开展的类固醇类污染物的监测方法,是当前迫切需要解决而具有重要意义的研究工作。本项目以常见的9种类固醇类化合物作为研究对象,在发展基于分子印迹的固相萃取技术对类固醇类化合物选择性提取与高效富集的基础上,通过引入稀土离子荧光探针与羰基衍生化技术以及选择合适的化学发光体系,建立高灵敏度的HPLC-发光检测方法(荧光与化学发光)满足水样中痕量或超痕量类固醇类污染物常规监测的要求;同时用建立的分析方法对浙江省若干个主要污水处理厂进出水中类固醇类污染物的浓度水平进行系统的调查,为我国将来制订类固醇类污染物的污水排放标准提供基础数据与依据。

项目摘要

人类的生殖障碍、发育异常及某些癌症等都与环境内分泌干扰物密切相关,类固醇与其它环境内分泌干扰物相比,表现出更强的内分泌干扰作用,对生态环境影响更显著。本项目以雌酮(E1), 雌二醇(E2), 雌三醇(E3),17α-乙炔基雌二醇(EE2),雄烯二酮(A), 孕酮(P)这六种典型的类固醇与双酚A(BPA)作为研究对象, 开展了如下研究工作:.(1)主要采用自由基聚合的方法,将功能单体、交联剂和溶剂(致孔剂)按一定比例热聚合后形成疏水性多孔聚合物。在对合成条件进行优化以及探索不同的溶剂与功能单体对聚合物性能影响的基础上,制备了对类固醇具有良好选择性与高效富集的疏水性多孔聚合物,并对其性能进行了表征。.(2)将合成的疏水性多孔材料作为固相萃取柱填料,以五种具有代表性的类固醇E3, E2, E1, A, P作为研究对象,建立了一种能同时富集与测定五种类固醇激素的SPE-HPLC-UV分析方法。.(3)将合成的疏水性多孔聚合物作为吸附剂应用于同时去除水样中五种类固醇激素,研究了不同投加量和不同类固醇初始浓度对去除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该材料能够同时有效地去除类固醇类激素,不仅达到吸附平衡的速度快,而且吸附容量也高。同时探索了该材料在不同温度和不同pH条件下的吸附机理。.(4)将合成的疏水性多孔聚合物作为固相萃取填料,用自制的固相萃取小柱同时高效富集E1、E2、E3、EE2、BPA、P这六种环境内分泌干扰物,通过对样品前处理、固相萃取及液相分离条件优化的基础上,建立了一种能同时测定鱼类水产品和养殖水样中六种环境内分泌干扰物的SPE-HPLC-UV分析方法。.(5)选取了杭州市五个水产养殖场作为调查对象,用建立的高选择性SPE-HPLC-UV分析方法,分别测定了五个水产养殖场的鲫鱼、养殖水及投放饲料中E1、E2、E3、EE2、BPA、P这六种环境内分泌干扰物的残留浓度,并对鱼肉中环境内分泌干扰物蓄积浓度与养殖水体残留浓度进行相关性分析。.(6)考虑到类固醇污染物可以通过鱼肉饮食等途径进入人体,选择孕酮与睾酮作为类固醇污染物的代表,研究了它们与人血清白蛋白相互作用的特征与分子机制。

项目成果
{{index+1}}

{{i.achievement_title}}

{{i.achievement_title}}

DOI:{{i.doi}}
发表时间:{{i.publish_year}}

暂无此项成果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其他相关文献

1

气相色谱-质谱法分析柚木光辐射前后的抽提物成分

气相色谱-质谱法分析柚木光辐射前后的抽提物成分

DOI:10.14067/j.cnki.1673-923x.2018.02.019
发表时间:2018
2

温和条件下柱前标记-高效液相色谱-质谱法测定枸杞多糖中单糖组成

温和条件下柱前标记-高效液相色谱-质谱法测定枸杞多糖中单糖组成

DOI:10.3724/ SP.J.1123.2019.04013
发表时间:2019
3

结核性胸膜炎分子及生化免疫学诊断研究进展

结核性胸膜炎分子及生化免疫学诊断研究进展

DOI:10.3760/cma.j.issn.1674-2397.2020.05.013
发表时间:2020
4

原发性干燥综合征的靶向治疗药物研究进展

原发性干燥综合征的靶向治疗药物研究进展

DOI:10.13376/j.cbls/2021137
发表时间:2021
5

基于Pickering 乳液的分子印迹技术

基于Pickering 乳液的分子印迹技术

DOI:10.1360/N972018-00955
发表时间:2019

相似国自然基金

1

水环境中超痕量β-双酮类抗生素的分子印迹SPE-HPLC-柱后衍生荧光检测技术及其应用

批准号:20877067
批准年份:2008
负责人:童裳伦
学科分类:B0602
资助金额:32.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2

分子印迹-电化学发光联用技术在复杂样品痕量分析中的应用

批准号:21105133
批准年份:2011
负责人:胡玉斐
学科分类:B0401
资助金额:25.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3

基于表面分子印迹技术的荧光传感器构筑及其对三嗪类除草剂的痕量检测

批准号:21307116
批准年份:2013
负责人:王蕊欣
学科分类:B0602
资助金额:25.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4

环境中痕量雌酮分子印迹吸附检测的基础研究

批准号:30571532
批准年份:2005
负责人:王硕
学科分类:H3001
资助金额:29.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