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抗肿瘤活性为指标,对苦楝树皮中楝烷三萜类活性成分进行了分离,结构鉴定,活性测试及其毒性对比实验等研究工作。已分离鉴定了二十余化合物,其中楝烷三萜类九种,包括苦楝素,异苦楝素,苦楝萜酮内酯,楝萜素甲、楝萜素乙。后二者为结构新颖的新化合物,苦楝素对小鼠S180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并具有选择性细胞毒活性,但毒性较大。楝萜素乙对胃癌细胞系SGC-7901培养细胞具有较轻微杀伤作用。苦楝素,楝萜素甲对DNA聚合酶β具有较强抑制作用,但二者对DNA损伤实验(体内)显示阴性。上述研究结果表明,楝烷类成分具有一定的抗肿瘤活恬,但其作用机制尚不清楚。本项目研究结果基本上达到了原计划目标。仍继续研究中。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宁南山区植被恢复模式对土壤主要酶活性、微生物多样性及土壤养分的影响
卫生系统韧性研究概况及其展望
不同改良措施对第四纪红壤酶活性的影响
湖北某地新生儿神经管畸形的病例对照研究
三级硅基填料的构筑及其对牙科复合树脂性能的影响
印楝种仁中三萜类活性成分的光化学研究
泰国木果楝属红树植物来源的抗炎与抗肿瘤活性新奇柠檬苦素的发现研究
印楝油有效成分杀螨活性的分子机制研究
苦楝青霉属内生菌中杂萜类天然产物及其化学防御功能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