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脉粥样硬化(AS)辩证以血瘀证为主,我室前期研究表明活血化瘀类中药三七的主要有效成分三七皂苷(PNS)能够防治AS,尤其对血管内皮具有保护作用。血管内皮功能障碍是血瘀证的病理基础,也是AS发病的始动因素。内皮祖细胞(EPCs)能够修复血管内皮损伤,是维持血管内皮稳态的关键环节,探讨PNS动员EPCs参与修复损伤的血管内皮、防治AS具有重要的意义。为此,本项目拟采用流式细胞检测、荧光免疫组化、细胞转染、Realtime PCR等实验技术,通过动物和细胞实验,初步阐明PNS对骨髓EPCs动员、归巢的影响及其机制,为深化三七的内皮保护及AS防治作用机制提供新的实验依据,也为寻找新型AS有效防治药物提供有益线索。
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 AS)严重威胁人类的期望寿命和生存质量。动脉内皮细胞的损伤和功能失调被认为是AS发生的始动环节和重要的病理基础,受损动脉内皮单层的恢复和重建成为防治AS 的必要条件。传统的观点认为内皮细胞可通过增殖并迁徙至受损区域,发挥修复功能,但是成熟的内皮细胞增殖能力非常有限。近年来的研究表明内皮祖细胞(endothelial progenitor cells, EPCs)强大的修复血管内皮的作用可减缓动脉粥样硬化的进程,因此,通过药物动员内源性EPCs,从而增加循环中EPCs 的数量,加速损伤内膜的重新内皮化成为防治AS 的有效途径。三七皂苷(panax notoginseng saponins, PNS)是活血化瘀中药三七的主要活性成分,本室前期的实验结果表明PNS 通过多途径防治AS,本项目进一步探讨了PNS通过对骨髓来源EPCs 的动员、迁移、损伤血管内皮化的作用来防治AS,并初步阐明其相关机理。研究结果提示PNS有效减小apoE-/-小鼠胸主动脉AS斑块面积,明显加强胸主动脉损伤内皮层的重新内皮化程度;PNS显著增加骨髓和外周血中EPCs数量;PNS增加骨髓来源EPCs迁移、黏附、增殖能力;PNS动员骨髓源EPCs防治AS与其通过磷脂酰肌醇-3-激酶/Akt (phosphatidylinositol-3-kinase/Akt, PI3K/Akt)调控基质细胞衍生因子 (stromal cell derived factor-1, SDF-1)及其受体趋化因子CXC受体4(CXCR4)的作用相关。本项目为深化三七内皮保护及AS防治作用提供新的实验依据,为寻找新的防治靶标和有效药物提供有益的线索。在该课题资助下,进行了较广泛的学术交流;培养硕士研究生2名;发表SCI论文3篇,中文核心期刊论文1篇;全国学术大会分会报告2次。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转录组与代谢联合解析红花槭叶片中青素苷变化机制
肉苁蓉种子质量评价及药材初加工研究
响应面法优化藤茶总黄酮的提取工艺
基于资本驱动的新型互联网营造系统初探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源外泌体调控心肌微血管内皮细胞增殖的机制研究
野三七与三七皂苷成分差异的分子机制研究
三七中抗肿瘤皂苷组合物的发现和比例寻优及其稀有皂苷构效关系研究
花色苷合成优化三七皂苷积累及其机理
三七皂苷生物合成途径关键基因的克隆与调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