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型分泌系统(T6SS)在鳗李斯顿氏菌(Listonella anguillarum)致病性和蛋白分泌功能中的作用

基本信息
批准号:30871935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资助金额:34.00
负责人:莫照兰
学科分类:
依托单位: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批准年份:2008
结题年份:2011
起止时间:2009-01-01 - 2011-12-31
项目状态: 已结题
项目参与者:朱明,李荷芳,肖鹏,王波,杨佳银,郭东升,郝斌
关键词:
鳗李斯顿氏菌致病性分泌T6SS疾病防治
结项摘要

VI型分泌系统(T6SS)是一种新的细菌蛋白分泌系统,参与病原菌的致病作用,但其作用机制尚未清楚。鳗李斯顿氏菌是水生动物的重要病原菌,其致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在上一个基金项目(30471335)的支持下,我们发现鳗李斯顿氏菌存在T6SS,并在后续工作中获得了T6SS基因簇的全序列。本项目拟开展T6SS在鳗李斯顿氏菌致病性和蛋白分泌功能中的研究,将综合运用生物信息学、基因突变、免疫共沉淀、Western blotting等方法确定T6SS的致病性;鉴定T6SS的分泌基质蛋白;明确T6SS的膜蛋白并分析T6SS的穿膜结构,明确膜蛋白对基质蛋白分泌的影响;分析T6SS基因簇内的转录调控基因对膜蛋白和基质基因转录水平的影响;研究T6SS突变株、基质蛋白的免疫效果,评价它们在疾病预防中的作用。本项目的开展将深入揭示鳗李斯顿氏菌的致病机制,并为疾病防治提供有价值的理论和应用基础。

项目摘要

项目成果
{{index+1}}

{{i.achievement_title}}

{{i.achievement_title}}

DOI:{{i.doi}}
发表时间:{{i.publish_year}}

暂无此项成果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其他相关文献

1

DeoR家族转录因子PsrB调控黏质沙雷氏菌合成灵菌红素

DeoR家族转录因子PsrB调控黏质沙雷氏菌合成灵菌红素

DOI:10.3969/j.issn.1673-1689.2021.10.004
发表时间:2021
2

黄河流域水资源利用时空演变特征及驱动要素

黄河流域水资源利用时空演变特征及驱动要素

DOI:10.18402/resci.2020.12.01
发表时间:2020
3

2016年夏秋季南极布兰斯菲尔德海峡威氏棘冰鱼脂肪酸组成及其食性指示研究

2016年夏秋季南极布兰斯菲尔德海峡威氏棘冰鱼脂肪酸组成及其食性指示研究

DOI:10.13679/j.jdyj.20190001
发表时间:2020
4

东部平原矿区复垦对土壤微生物固碳潜力的影响

东部平原矿区复垦对土壤微生物固碳潜力的影响

DOI:10.13225/j.cnki.jccs.xr21.1686
发表时间:2022
5

连作马铃薯根系分泌物鉴定及其对尖孢镰孢菌(Fusarium oxysporum)的作用

连作马铃薯根系分泌物鉴定及其对尖孢镰孢菌(Fusarium oxysporum)的作用

DOI:10.7522/j.issn.1000-694X.2021.00001
发表时间:2021

莫照兰的其他基金

相似国自然基金

1

鳗利斯顿氏菌VI型分泌系统FHA结构域的功能研究

批准号:40906070
批准年份:2009
负责人:肖鹏
学科分类:D0604
资助金额:19.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2

VI型分泌系统(T6SS)在溶藻弧菌中调控碱性丝氨酸蛋白酶合成/分泌的分子机制

批准号:30901113
批准年份:2009
负责人:王启要
学科分类:C1907
资助金额:22.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3

肠出血型大肠埃希菌VI型分泌系统分泌蛋白鉴定及功能研究

批准号:31270173
批准年份:2012
负责人:姚玉峰
学科分类:C0108
资助金额:82.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4

鼠伤寒沙门氏菌VI型分泌系统介导的杀细菌效应机制

批准号:81572041
批准年份:2015
负责人:邹清华
学科分类:H2209
资助金额:61.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