驱龙斑岩铜矿是近年来新发现的与大洋俯冲无关、产于大陆碰撞环境的新类型斑岩铜矿,目前资源量达7.1Mt,是我国最大的斑岩铜矿。对该矿床进行深入细致的研究,对理解大陆环境的斑岩矿床的成矿作用具有重要意义。驱龙矿区目前还在勘探,可以采集到新鲜的钻孔样品,具有开展详细研究的条件。由于该矿床的研究起步较晚,跟岛弧环境斑岩铜矿相比,研究相对薄弱,尤其金属的来源、迁移和沉淀机制更是薄弱。以前人们一般用S、Pb同位素示踪金属的来源,但是这种示踪存在不确定性,而直接利用金属Cu的同位素示踪,可以克服这个缺点。但是由于Cu同位素测试技术近十年来才得到突破,在示踪金属的来源方面还处于尝试阶段。项目计划在驱龙矿区开展详细的Cu同位素研究,通过对比闪长质包体、花岗闪长岩、斑岩和矿石的Cu同位素,确定金属Cu的来源;通过研究不同期次流体在不同空间位置的Cu同位素组成的变化,探讨Cu的迁移途径和沉淀过程。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基于一维TiO2纳米管阵列薄膜的β伏特效应研究
论大数据环境对情报学发展的影响
中国参与全球价值链的环境效应分析
居住环境多维剥夺的地理识别及类型划分——以郑州主城区为例
黑河上游森林生态系统植物水分来源
西藏驱龙含铜斑岩岩浆起源演化与深部过程:来自锂同位素证据
西藏驱龙斑岩铜矿床中热液石英脉的锂同位素研究
西藏多不杂斑岩矿床铜金沉淀机制研究
西藏驱龙巨型斑岩铜钼矿岩浆-热液过渡过程中流体出溶机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