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东部"新元古代"一面坡群和黄松群的岩石组合、年代学及其构造意义

基本信息
批准号:41272075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资助金额:88.00
负责人:高福红
学科分类:
依托单位:吉林大学
批准年份:2012
结题年份:2016
起止时间:2013-01-01 - 2016-12-31
项目状态: 已结题
项目参与者:王枫,郝文丽,杨扬,张蕊瑶
关键词:
年代学黑龙江省东部构造意义一面坡群和黄松群岩石组合
结项摘要

Precambrian terrane in NE China record the precambrian geological evolution within the micro-continents. However, recent geochronological studies indicate that they mainly formed in Paleozoic. Then, when did the Yimianpo and Huangsong groups in eastern Heilongjiang Province form? What are under which they form? These are problems that the project will solve..The project studies the rock association, zircon U-Pb geochronology, and geochemistry of the Yimianpo and Huangsong groups in eastern Heilongjiang Province. The aims of this project are to determine the rock association of the Yimianpo and Huangsong groups in eastern Heilongjiang Province and their formation ages, to, ascertain the tectonic setting under which different rock associations form, and further to determine the tectonic aatribution of the Yimianpo and Huangsong groups. Additionally, based on the studies on U-Pb geochronology and provenance of detrital zircons, and combined with research results on the coeval strata, structure, and magmatism from adjacent areas, we will finally reveal the tectonic evolution history between micro-continental blocks in the eastern segment of the Central Asian Orogenic Belt.

东北地区前寒武纪地质体是揭示该区微陆块早期地质演化的记录。然而,近年来,对其年代学的研究揭示它们主要为古生代所形成。黑龙江省东部"新元古代"一面坡群和黄松群的形成时代如何?它们反映了怎样的动力学背景?这正是本项研究所要解决的科学问题。本项目拟通过对分布在黑龙江省东部的"新元古代"一面坡群和黄松群的岩石组合、锆石U-Pb年代学和岩石地球化学的系统研究,查明一面坡群和黄松群的岩石组合以及不同类型岩石组合的形成时代;确定不同时代岩石组合特征及其所反映的构造背景;查明一面坡群和黄松群的构造属性;此外,通过沉积岩中碎屑锆石年代学及其物源分析,结合岩石组合和邻区同期地层、构造和岩浆作用研究成果的对比,最终揭示中亚造山带东段不同微陆块之间的构造演化历史。

项目摘要

本项目对黑龙江省东部一面坡群和黄松群进行了详细的野外地质调查和剖面实测,在此基础上进行了室内的岩相学、锆石U-Pb 年代学和岩石地球化学研究。结果表明:.(1)黑龙江省东部一面坡群和黄松群主要是由一套浅变质的火山-沉积岩系组成。(2)一面坡群底部流纹岩的形成时代为295±2 Ma(早二叠世),中上部长石石英砂和粉砂质泥岩形成于晚三叠世-早侏罗世之间(226-189Ma);说明一面坡群不是一套连续沉积的地层,可能是由一系列不同时代地质体(主要是晚古生代和早中生代)所组成的构造混杂岩;其沉积物源主要来自于周边晚古生代地质体以及次要的早中生代、早古生代和新元古代地质体;早二叠世流纹岩与同时代玄武质岩石(和同时代的辉长岩)共同构成了双峰式火山岩组合,暗示一种伸展环境。(3)黄松群形成主要形成于早-中三叠世(221-248Ma),其沉积物源主要为周边地区的晚古生代-早中生代地质体和古老的前寒武纪残片,暗示该区存在新元古代岩浆事件。此外,黄松群还包括变形的早二叠世斜长角闪岩(野外产状为辉长岩侵入体)和少量早古生代晚期或晚古生代早期的粉砂岩;黄松群应为一套构造混杂岩。(4)黄松群发生了两期变质作用,主期区域动热变质作用温压条件为中压型(绿帘角闪岩相-低角闪岩相),发生的时代为晚二叠世-早三叠世,该期变质作用与古亚洲洋的最终闭合地球动力学背景有关——即标志着古亚洲洋东段的最终闭合已经完成。后期在早侏罗世遭受了低温动力变质作用的叠加与改造,该期变质作用与古太平洋板块向欧亚大陆下的俯冲动力学背景相联系,标志着古太平洋板块俯冲作用的开始。

项目成果
{{index+1}}

{{i.achievement_title}}

{{i.achievement_title}}

DOI:{{i.doi}}
发表时间:{{i.publish_year}}

暂无此项成果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其他相关文献

1

小跨高比钢板- 混凝土组合连梁抗剪承载力计算方法研究

小跨高比钢板- 混凝土组合连梁抗剪承载力计算方法研究

DOI:10.19701/j.jzjg.2015.15.012
发表时间:2015
2

青藏高原狮泉河-拉果错-永珠-嘉黎蛇绿混杂岩带时空结构与构造演化

青藏高原狮泉河-拉果错-永珠-嘉黎蛇绿混杂岩带时空结构与构造演化

DOI:10.3799/dqkx.2020.083
发表时间:2020
3

湖北某地新生儿神经管畸形的病例对照研究

湖北某地新生儿神经管畸形的病例对照研究

DOI:
发表时间:2019
4

多源数据驱动CNN-GRU模型的公交客流量分类预测

多源数据驱动CNN-GRU模型的公交客流量分类预测

DOI:10.19818/j.cnki.1671-1637.2021.05.022
发表时间:2021
5

抗生素在肿瘤发生发展及免疫治疗中的作用

抗生素在肿瘤发生发展及免疫治疗中的作用

DOI:10.3760/cma.j.cn371439-20200423-00009
发表时间:2021

高福红的其他基金

相似国自然基金

1

黑龙江东部张广才岭群的岩石组合、年代学及其构造意义

批准号:41072038
批准年份:2010
负责人:高福红
学科分类:D0204
资助金额:52.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2

北秦岭洛南-栾川地区宽坪群的岩石组合、年代学及其构造意义

批准号:41502042
批准年份:2015
负责人:曹花花
学科分类:D0204
资助金额:22.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3

扬子西缘新元古代盐边群火山-沉积建造及其大地构造意义研究

批准号:40672037
批准年份:2006
负责人:马玉孝
学科分类:D0204
资助金额:39.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4

坡松冲组(早泥盆世西根期)植物群的性质和意义

批准号:49070072
批准年份:1990
负责人:郝守刚
学科分类:D0201
资助金额:4.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