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00年以来国家投入大量财力物力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截至2009年全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十一五"规划累计投资701亿元。为了使国家投资发挥效益,实现改善民生的国家目标,面广量大的饮水安全工程的长效管理和可持续运行成为最为关键、迫在眉睫的重要问题。合理的水价形成机制不仅是实现这一目标的有效途径,而且事关农民切身利益。本项目首次将"物理-事理-人理(WSR)系统方法论"引入水价研究领域,从物理层面,采用公共物品理论分析农村饮水安全的特性及其对工程建设、管理和用水定价的影响机制;从事理层面,提出考虑管理绩效和顾客关系的成本水价监控及其调整模型、基于支付能力与支付意愿的农民饮水水价承受能力定量分析方法;从人理层面,建立多方利益协调的水价结构层次与耦合分析模型;以此研究构建农村饮水安全水价的WSR方法体系,为农村饮水安全建设顺利推进、农民利益保护和农村稳定发展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
合理的水价机制是保证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持续运行的重要手段之一,更是关系农民切身利益、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关键所在。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具有公益性、群众性和垄断性等特点,农村饮用水非普通的生活资料,其定价机制具有一定的复杂性。相应的水价研究也不是一个纯技术或经济问题,它涉及水资源利用、人居健康、工程运行、农村发展、社会和谐、甚至政治稳定等多方面,介于自然和人文科学之间。本项目以此为出发点,以“知物理、明事理、通人理”的“物理-事理-人理(WSR)系统方法论”为基础,以一定供水规模的集中供水工程为对象,以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水价为主题开展了研究。通过分析农村饮水安全水价形成过程中物理、事理、人理相互作用机制,构建了农村饮水安全水价的WSR三维分析框架,提出了农村饮水安全水价的WSR概念模型;从“物理”方面,提出了不同类型工程的产权安排和运行管理模式,对比分析了不同供水方式和管理模式下的定价机制,提出了合理的水价形成机制;从“事理”方面,界定了不同类型工程的合理供水成本构成,从政府和用水户两方面分别提出了工程运行管理绩效评价、用水户满意度评价的指标体系及其定量方法,以及用水户对农村饮水安全水价承受能力的定量测度方法;从“人理”方面,对农村饮水安全水价的利益相关者进行了识别,分析了各关键利益相关者的行为模式及其对水价的需求,以此提出了考虑多方利益均衡的综合水价模型,并对八种水价情景开展了情景分析。采用问卷调查、数据分析等手段,对所提出的理论方法开展了实例分析,并对其进一步完善,研究表明所提出的理论方法符合实际,可为促进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的可持续运行管理以及各利益相关者的利益保护与协调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基于分形L系统的水稻根系建模方法研究
硬件木马:关键问题研究进展及新动向
基于SSVEP 直接脑控机器人方向和速度研究
拥堵路网交通流均衡分配模型
卫生系统韧性研究概况及其展望
基于WSR系统方法论的企业复杂价值工程/价值管理理论与新方法研究
北京农村饮水水质时空差异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基于CVM的灌溉水价与农民承受能力研究
人员可靠性分析方法论及其在核安全研究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