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放经济下中国梯度城镇化探析——基于新经济地理学中产业与要素空间流动视角

基本信息
批准号:7150307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资助金额:17.00
负责人:颜银根
学科分类:
依托单位:南京审计大学
批准年份:2015
结题年份:2018
起止时间:2016-01-01 - 2018-12-31
项目状态: 已结题
项目参与者:宋智勇,李晓敏,郑展鹏,吕新军,曹玉平,李亚婷,段小微,黄冬毅,乌亚姣
关键词:
梯度城市化新经济地理开放经济产业转移与升级农村剩余劳动转移
结项摘要

The project is based on the model of new economic geography and transfer of rural surplus labor theory, by which we build a theory model of surplus rural labor migration cross-region under an open economy. Based on this, the project further research (1) under-urbanization induced by rural labor migration cross-region, open economy and high cost of migration; (2) Urbanization spread caused by industry transfer, rural labor backwash and the gap of housing price among regions; (3) the quality of regional urbanization disparity caused by gradient urbanization, and the quality of urbanization improved by industrialization and technological spillover. In the research, we plan to survey the individual choices when related to firm’s relocation and labor migration cross-region. We will use the theory build at the beginning of this project when build the theory of China’s under-urbanization, gradient urbanization and quality of urbanization. If necessary, we will also do some numerical simulation. Meanwhile, we will also use traditional macro-econometrics and spatial econometrics as a supplemental method when the research mention to urbanization spread and industry transfer. This study can reveal the reason why under-urbanization appears in China, together with forming the theory of gradient urbanization in China, which has a significance meaning to the academic. Besides, this project could evaluate the effect of urbanization policies, and provide support for gradient urbanization and quality of urbanization in China, which has an important role in promoting the supervise level of our regional economy.

本研究在新经济地理学和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理论的基础上,构建了开放经济下产业和要素空间流动理论模型,以此研究:(1)农村劳动力的跨区转移、开放经济以及高迁移成本引起的滞后城市化;(2)产业转移、劳动力回流以及区域房价差异引起城市化水平的扩散;(3)梯度城市化引起区域城市化质量差异,产业高端化和技术溢出带动城市化质量提升。研究中涉及企业迁移行为和劳动力跨区转移根据微观个体问卷调研获取;中国滞后城市化、梯度城市化模型的形成以最初建立的模型为基础并进行数值模拟;研究城市化溢出以及产业扩散等问题时,辅以空间计量和宏观计量的研究方法。本研究可以揭示中国滞后城市化之谜、形成梯度城市化理论以及解释中国区域城市化质量差异,具有积极的学术意义。同时,项目可以对城镇化发展政策进行评估,为中国梯度城市化和质量城市化提供支撑,我国区域经济的管理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项目摘要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出现了令世界瞩目的快速持续增长。需要指出的是,中国经济存在着滞后城市化严重、区域城市化水平差异巨大以及产业和劳动力“双转移”的问题。从新经济地理学的产业和要素空间流动的视角出发,项目从深入探析了中国的梯度城镇化的问题,从中国滞后城市化之谜、城市化扩散传导机制、城市效率差异与质量城市化三个角度展开了专题分析。研究内容包括:①开放经济、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与高速工业化;②转移农村劳动力低工资、高迁移成本与城市化滞后;③农村剩余劳动力跨区转移与沿海地区率先城市化;④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培训与产业区际转移;⑤产业转移集群、劳动力回流与中西部城市化推进;⑥自我选择效应与区域效率差异;⑦城市群的规划与城市效率的提升等七个问题。项目研究结论:①中国的改革开放引起了资金和劳动力在东部沿海地区的集聚,农民工的流动对中国东部沿海的产业集聚影响更大。②大量剩余劳动力的流入并没有带动劳动力的收入水平提高,相反增加了居民的生活成本。③劳动力培训机制的虽然可以带来城市化,但对企业的补贴更能带动产业的转移,从而促进中西部地区的城镇化。④劳动力回流与产业承接相互促进,形成“循环累积效应”,并促进中西部地区的城市化水平提升。⑤“双转移”是中国梯度城市化的关键,但梯度城市化引起了经济效率的空间差异。⑥城市群的形成能够促进其城市企业数量的增加,会增加城市经济活动的空间关联,促进要素在空间的流动从而实现城市群质量化水平的提升,降低梯度城市化引起的地区效率差异。本项目科学意义在于:①构建梯度城市化理论,为我国城市化发展提出理论支撑;②模型化开放经济下农村劳动力转移理论,丰富发展经济学理论;③解释中国滞后城市化的问题,为政策制定提供良好的依据;④对中国城镇化发展提出梯度发展的路径,从而为中西部地区城镇化发展提出备选项;⑤对中国高质量的城市化提供路径,从而为中国城市化整体的质量提升提供选择。

项目成果
{{index+1}}

{{i.achievement_title}}

{{i.achievement_title}}

DOI:{{i.doi}}
发表时间:{{i.publish_year}}

暂无此项成果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其他相关文献

1

演化经济地理学视角下的产业结构演替与分叉研究评述

演化经济地理学视角下的产业结构演替与分叉研究评述

DOI:10.15957/j.cnki.jjdl.2016.12.031
发表时间:2016
2

黄河流域水资源利用时空演变特征及驱动要素

黄河流域水资源利用时空演变特征及驱动要素

DOI:10.18402/resci.2020.12.01
发表时间:2020
3

硬件木马:关键问题研究进展及新动向

硬件木马:关键问题研究进展及新动向

DOI:
发表时间:2018
4

居住环境多维剥夺的地理识别及类型划分——以郑州主城区为例

居住环境多维剥夺的地理识别及类型划分——以郑州主城区为例

DOI:10.11821/dlyj201810008
发表时间:2018
5

服务经济时代新动能将由技术和服务共同驱动

服务经济时代新动能将由技术和服务共同驱动

DOI:10.19474/j.cnki.10-1156/f.001172
发表时间:2017

颜银根的其他基金

相似国自然基金

1

劳动力流动、产业转移与区域发展差距——基于新经济地理学视角

批准号:71563043
批准年份:2015
负责人:关爱萍
学科分类:G0413
资助金额:30.00
项目类别:地区科学基金项目
2

税收竞争、要素流动与区域协调发展:基于新经济地理理论视角

批准号:71073075
批准年份:2010
负责人:付文林
学科分类:G0306
资助金额:25.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3

中国大都市区产业空间演化动力机制与过程研究:基于演化经济地理学视角

批准号:41471113
批准年份:2014
负责人:刘志高
学科分类:D0108
资助金额:70.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4

基于复杂网络视角的中国外资经济产业空间结构研究

批准号:71303192
批准年份:2013
负责人:何奕
学科分类:G0309
资助金额:22.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