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马和前扣带皮层(ACC)是学习记忆的重要脑区,以往对其神经机制的研究主要侧重于分子及细胞层次,而对环路机制的研究则相对要匮乏很多。海马和ACC的一个重要环路特征是对多元感觉信息进行处理,这是它们执行记忆、认知及情感等大脑高级功能的基础。目前已知这一过程与单元脑区的信息处理机制有本质的不同,但对其具体的机制以及与记忆的关系还知之甚少。本项目拟主要应用在体、离体膜片钳全细胞记录手段,结合基因模式动物、行为学方法、分子生物学技术,研究:1) 感觉信息投射至海马及ACC的突触联系特性;2)海马依赖性恐惧记忆建立之后,信息在海马及ACC存储的可能方式及机制;3) 记忆在海马及ACC发生的时序关系,以及这两个脑区的协同活动对记忆巩固的作用。研究旨在结合以往对学习记忆的分子及细胞机制的研究发现,在环路水平更全面地去揭示海马及ACC记忆、认知及情感的机制。
项目资助的主要课题研究情况如下: .课题一:CA1沉默型突触介导海马感觉信息处理及联合记忆获取的机制研究。该工作已投稿(Nature Neuroscience, Revised)。.课题二:前扣带皮层(ACC)自发活动与神经病理性疼痛的关系。该工作已发表(Pain Physician 2013; 16:E577-E589 • ISSN 2150-1149)。.课题三:前扣带皮层(ACC)对感觉信息的处理。论文已投稿(The Journal of Physiology, Under Review)。.课题四:海马pacemaker cell的研究。该研究为pacemaker cell的存在提供了初步证据,目前正在尝试寻找更直接的证据。.课题五:完成清醒动物膜片钳记录这一手段的建立,并应用此技术开展新的研究。.课题六:神经病理性痛疼发生的早期干预药物研究,发现甲氟喹这一临床药物及其未授权的左旋异构体能有效预防神经受损后的神经病理性痛疼发生。该研究论文已投稿;知识产权已申请国家一类、四类新药专利各一项(申请号:201310190390.9;201310190436.7)。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农超对接模式中利益分配问题研究
温和条件下柱前标记-高效液相色谱-质谱法测定枸杞多糖中单糖组成
青藏高原狮泉河-拉果错-永珠-嘉黎蛇绿混杂岩带时空结构与构造演化
钢筋混凝土带翼缘剪力墙破坏机理研究
基于细粒度词表示的命名实体识别研究
初级躯体感觉皮层和前扣带皮层在痒觉感知中的作用
前扣带皮层对慢性痛的下行调节
前扣带皮层α2A肾上腺素受体调节自发痛的神经环路研究
初级感觉皮层信息处理的多感觉整合及其突触和细胞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