帕金森病(PD)是严重威胁老年人的神经退行性病变。线粒体功能异常是其发病的核心环节。本研究拟从线粒体自噬这一重要分子事件入手,建立MPTP诱导小鼠PD模型,从线粒体生物力能学,线粒体动力学的新角度研究增龄过程中线粒体自噬在PD发生,以及在预运动训练延缓PD发生中的作用。同时建立MPP+诱导PC12细胞的PD细胞模型,给予自噬诱导剂,阻遏剂及线粒体分裂蛋白drp1抑制剂干预后,深入研究线粒体生物力能学,线粒体动力学与线粒体自噬的关系,及其在PD发病中的作用。通过本项研究,进一步揭示帕金森病的发病机制,探索运动延缓PD发病的新机理。以期为PD提出积极有效的非药物预防和治疗方法,并为其他神经退行性病变的研究、预防提供有益借鉴。
目的:帕金森病(PD)是严重威胁老年人的神经退行性病变。本研究通过建立增龄小鼠PD模型、预运动训练PD模型、细胞PD模型,从线粒体动力学和自噬的新角度研究其在PD发生,以及在预运动训练延缓PD发生中的作用。以期进一步揭示PD的发病机制,为PD的非药物预防和治疗提供有益借鉴。. 内容:1、C57BL/6小鼠腹腔注射MPTP制作PD模型。观察各年龄组小鼠行为学;黑质酪氨酸羟化酶阳性细胞数;神经元超微结构;中脑和纹状体线粒体功能;ATP酶合成活力;线粒体ROS生成速率;Western-blot法测定相关蛋白表达。2、运动组进行跑台训练。青中年对照组和运动组再随机分成两组,于训练结束后第1天分别注射生理盐水或MPTP造模。指标检测。3、使用250μM MPP+孵育PC12细胞建立细胞PD模型,雷帕霉素或渥蔓青霉素于MPP+孵育结束前30分钟加入以调节自噬水平。检测各组细胞存活率及丙二醛含量;细胞超微结构;构建GFP-LC3质粒,转染细胞,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自噬发生情况;线粒体膜通道孔开放程度及膜电位;蛋白测定。. 理论成果:1、增龄进程中,ROS生成增多,线粒体功能降低,线粒体趋向分裂,自噬能力下降,分裂异常的线粒体不能有效清除,导致中脑黑质损伤加剧。2、MPTP损害小鼠中脑和纹状体线粒体功能,自噬水平代偿性增高。伴随着增龄,小鼠中脑和纹状体对MPTP敏感性增强,老年小鼠对MPTP最为敏感。老年小鼠自噬代偿能力不足,在遭受同样的外界损害时,异常线粒体不能被有效清除,进而导致ROS生成增多,线粒体功能的进一步下降,神经元损伤最为严重。3、运动使线粒体线粒体融合分裂处于高水平动态平衡,自噬水平相应增高,当MPTP损害发生时,这一过程可及时调控线粒体分裂,促进自噬水平上调,进而改善中脑和纹状体线粒体功能,减少ROS生成,发挥神经保护作用。4、在MPP+对PC12细胞的损害过程中,细胞自噬水平的提高是细胞的自我保护机制。在此基础上上调或下调自噬水平,可相应改善或加重细胞损伤。线粒体自噬可能在此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发表成果SCI收录2篇,核心期刊3篇,会议摘要2篇,培养研究生4人;成功申报青年-面上连续资助项目一项(31370021)。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伴有轻度认知障碍的帕金森病~(18)F-FDG PET的统计参数图分析
敏感性水利工程社会稳定风险演化SD模型
内质网应激在抗肿瘤治疗中的作用及研究进展
线粒体自噬的调控分子在不同病生理 过程中的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简化的滤波器查找表与神经网络联合预失真方法
预运动训练诱导的肌源性白介素-15对MPTP致小鼠帕金森发病的干预:自噬与凋亡平衡的机制研究
头穴透刺调控线粒体与自噬途径促进帕金森病模型小鼠线粒体功能的作用机制研究
microRNA-137调节线粒体自噬的机制及其在帕金森病中的作用
CMA自噬/Miro1介导的线粒体自噬在帕金森病发病中的作用及机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