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有序非晶碳微/纳米棒阵列电极的研制及电化学活性研究

基本信息
批准号:50902123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资助金额:20.00
负责人:刘爱萍
学科分类:
依托单位:浙江理工大学
批准年份:2009
结题年份:2012
起止时间:2010-01-01 - 2012-12-31
项目状态: 已结题
项目参与者:雷鸣,胡青蓉,郭熹,王顺利,姜平,张勇
关键词:
尺寸效应电化学活性非晶碳有序阵列表面修饰
结项摘要

本项目采用磁控溅射和PLD沉积技术在硅基底上沉积掺杂非晶碳薄膜,通过两种方法制备尺寸均一的定向非晶碳微纳米棒阵列:(1)采用传统光刻技术制备非晶碳微米棒阵列;(2)以聚苯乙烯(PS)溶胶单层小球为模版,结合光刻技术制备非晶碳纳米棒阵列。通过调节掺入气体的种类和流量控制非晶碳阵列的成分和导电能力。通过改变掩模板或模版的孔径尺寸控制阵列的形状、尺寸和密度。借助扫描电镜和电化学检测等手段研究阵列电极的表面形貌、基本物性和电化学催化活性。通过溶胶-凝胶技术引入Au、Pt等贵金属纳米颗粒对阵列电极进行表面修饰,并以此为基础构筑有序生物活性层,提高非晶碳微纳米棒阵列电极的催化活性、响应灵敏度和选择性。探索不同尺寸阵列、不同表面终端对电极性能的影响,揭示尺度变化引起的物理和化学性能变化的本质。本项目为发展高性能生物传感器、研究与探测生命相关过程机理提供理论与实验基础。

项目摘要

具有良好生物相容性、化学稳定性和惰性的四面体非晶碳(ta-C)或类金刚石(DLC)薄膜已经引起极大的关注。通过掺杂的方式调节ta-C的导电能力使其更好的应用于光学设备、光伏器件和生物传感器是非常重要的。氮、磷、铂元素被选择掺入ta-C薄膜中以达到这个目的。首先,我们采用过滤阴极真空电弧技术,以PH3 或N2为掺杂源制备了掺磷ta-C(ta-C:P)和掺氮ta-C(ta-C:N)薄膜。结果显示,磷或氮的掺入增加了ta-C薄膜中sp2杂化碳的含量,提高了薄膜的导电能力。我们进一步采用电化学沉积法在掺杂的ta-C薄膜表面修饰金纳米粒子。金纳米粒子的尺寸、覆盖度和真实表面积可以通过改变沉积时间调控。另外通过改变沉积电位,我们也得到了半球状、树枝状和花状的金纳米粒子。其中花状金纳米粒子有更高的电化学活性。ta-C:P/Au或ta-C:N/Au电极对过氧化氢(H2O2)表现出很高的电催化活性,线性检测范围为0.2µM-1mM,检测限为80nM。对葡萄糖也有很高的催化电流信号,线性检测范围为0.25-30mM,检测限为60μM,表明该薄膜电极有望作为无酶葡萄糖传感器。另外,我们采用磁控溅射技术共溅射碳靶和铂靶,制备了掺铂DLC(DLC-Pt)薄膜。铂的掺入也明显增加了DLC中sp2杂化碳的含量。DLC-Pt电极也可以催化氧化葡萄糖,线性检测范围为2-22mM。为了进一步提高电极的时间和空间分辨率,增大信噪比(S/N),我们采用光刻技术和氧等离子体刻蚀技术制备了ta-C微电极阵列。阵列的维数(尺寸、形状、分布)可以通过控制模板的尺寸调节。与薄膜电极和单个微电极相比,ta-C微电极阵列有更大的电流响应和更高的信噪比,适于在污水、生物体液等特殊环境下使用。ta-C微电极阵列轻便易携带,适于对痕量重金属离子(包括Cu、Cd、Pb等)进行现场监测,最低检测限为0.3µM,也可以对几种金属离子共存体系进行测定。我们的研究对发展高性能ta-C微电极阵列及其生物传感器和电化学传感器提供了理论与实验基础。

项目成果
{{index+1}}

{{i.achievement_title}}

{{i.achievement_title}}

DOI:{{i.doi}}
发表时间:{{i.publish_year}}

暂无此项成果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其他相关文献

1

基于一维TiO2纳米管阵列薄膜的β伏特效应研究

基于一维TiO2纳米管阵列薄膜的β伏特效应研究

DOI:10.7498/aps.67.20171903
发表时间:2018
2

涡度相关技术及其在陆地生态系统通量研究中的应用

涡度相关技术及其在陆地生态系统通量研究中的应用

DOI:10.17521/cjpe.2019.0351
发表时间:2020
3

特斯拉涡轮机运行性能研究综述

特斯拉涡轮机运行性能研究综述

DOI:10.16507/j.issn.1006-6055.2021.09.006
发表时间:2021
4

低轨卫星通信信道分配策略

低轨卫星通信信道分配策略

DOI:10.12068/j.issn.1005-3026.2019.06.009
发表时间:2019
5

宁南山区植被恢复模式对土壤主要酶活性、微生物多样性及土壤养分的影响

宁南山区植被恢复模式对土壤主要酶活性、微生物多样性及土壤养分的影响

DOI:10.7606/j.issn.1000-7601.2022.03.25
发表时间:2022

相似国自然基金

1

有序纳米阵列电极的自清洁与电化学传感研究

批准号:21375045
批准年份:2013
负责人:张志权
学科分类:B0402
资助金额:40.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2

基于丝网印刷碳微电极阵列的电化学基因芯片的研制及应用研究

批准号:21175129
批准年份:2011
负责人:孙旭平
学科分类:B0404
资助金额:60.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3

纳米有序阵列氧化物半导体电极的光电化学研究

批准号:20073011
批准年份:2000
负责人:崔晓莉
学科分类:B0205
资助金额:10.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4

二维长程有序微/纳球腔阵列电极的构建及电化学特性研究

批准号:20975073
批准年份:2009
负责人:周群
学科分类:B0402
资助金额:29.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