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磷酸腺苷激活的蛋白激酶(AMPK)的活性受体内AMP/ATP比例的调控,是调节细胞能量代谢的关键枢纽;此外还有十多个在进化上与AMPK密切相关的蛋白激酶,在细胞极性、神经发育等生理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它们共同组成了AMPK蛋白激酶家族,成为2型糖尿病、癌症等疾病药物研发的重要靶标。这些激酶通过磷酸化下游底物在体内发挥功能,活力均受到非常精细和复杂的调控。本项目主要运用结构生物学方法,研究AMPK的空间结构,并结合酶促动力学方法,研究磷酸化、糖原、AMP等调控AMPK活力的分子机制。同时,我们还将研究保守的UBA片段在不同家族成员中的不同作用,对一些重要家族成员展开活力调控机制研究。总之,我们将以蛋白质结构解析为基础,综合运用多种生物化学和分子生物学方法,研究AMPK家族蛋白激酶,特别是AMPK的活力调控机制,以期加深对AMPK家族蛋白激酶生理功能的了解,促进相关药物的研发进程。
单磷酸腺苷激活的蛋白激酶(AMPK)是机体代谢调控的关键分子,它通过感知细胞内的AMP/ATP浓度比,调控一系列代谢途径来维持细胞的能量稳态。此外,还有12个蛋白激酶在进化上与AMPK密切相关(AMPK-RK),它们在细胞极性、细胞周期、神经发育、癌症发生等多个领域发挥了重要作用。AMPK和AMPK-RK共同组成了AMPK蛋白激酶家族,是代谢综合征、癌症等疾病药物研发的重要靶标。本项目主要运用结构生物学方法,研究AMPK家族蛋白激酶的空间结构,并结合酶促动力学方法,研究其活力调控的分子机制。在项目实施期间,我们对AMPK感知细胞内AMP/ATP浓度比的分子基础、AMPK的α亚基受其他亚基别构调控的分子机制、UBA结构域在AMPK家族激酶不同成员中的调控作用、以及多个AMPK家族成员分子的活力调控机制方面进行了细致的研究,取得了多项重要进展。通过解析AMPK核心结构域在不同核苷酸结合状态下的晶体结构,我们揭示了AMPK γ亚基上感知细胞内AMP/ATP浓度比的关键位点;综合结构信息和生化实验的结果,我们进一步确认了AMPK α亚基上的自抑制区域(AID,即UBA结构域)的保守调控作用,同时也指认了α亚基上两个关键保守调控元件α-RIM1和α-RIM2,并提出了AMPK别构调控的分子模型;我们解析了不同AMPK家族成员的KD-UBA片段的晶体结构,这些UBA结构域都形成了保守的三螺旋束结构,但与激酶结构域的相互作用却采取了至少三种不同的模式,而且在AMPK家族各个成员的活力调控中发挥着不同的作用;我们解析了MELK蛋白激酶的KD-UBA片段的晶体结构,揭示了氧化还原状态调控MELK激酶活力的结构基础;我们发现SAD-A蛋白激酶具有两个负调控区域(UBA和AIS),协同调控SAD-A的激酶活力,并解析了SAD-A两个不同片段的晶体结构,揭示了UBA和AIS的负调控机制,此外还发现SAD-A的C端KA1结构域能够结合特定脂类,进而提出了与膜定位密切相关的SAD-A蛋白激酶激活模型。这些研究成果大大促进了人们对AMPK家族蛋白激酶的活力调控机制的认识,揭示了蛋白家族内保守结构域在不同成员中执行特异性功能的分子机制,也为相关药物的设计研发提供了崭新的思路和坚实的理论基础。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涡度相关技术及其在陆地生态系统通量研究中的应用
农超对接模式中利益分配问题研究
基于SSVEP 直接脑控机器人方向和速度研究
宁南山区植被恢复模式对土壤主要酶活性、微生物多样性及土壤养分的影响
基于细粒度词表示的命名实体识别研究
双特异性磷酸酶对MAPK家族蛋白激酶的调控机制
调控AMPK蛋白激酶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神经保护作用及机制研究
一磷酸腺苷激活依赖性蛋白激酶(AMPK)调控巨噬细胞分化从而调控心脏纤维化的作用和机制的研究
蛋白激酶AMPK与Akt在人内皮祖细胞增殖分化中的作用及机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