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白山区棘跳多样性垂直分布格局及其形成机制

基本信息
批准号:41571052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资助金额:70.00
负责人:孙新
学科分类:
依托单位: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
批准年份:2015
结题年份:2019
起止时间:2016-01-01 - 2019-12-31
项目状态: 已结题
项目参与者:王柏凤,张少庆,王军,宋理洪,倪珍,窦永静,李久佳
关键词:
长白山区生物多样性地理分布垂直梯度土壤动物
结项摘要

Understanding distribution patterns and causes of biodiversity along environmental gradients is one of the core issues of geography and ecology interdisciplinary study. Due to a variety of environmental factors included in gradient effect, altitudinal gradient is an important research object to reveal the causes. Soil animals, as an important part of belowground ecosystem, its altitudinal distribution pattern and the formation mechanisms could provide strong evidence for scarce belowground biodiversity studies, but the formation mechanism has not reached at the same conclusion. This project will perform in Changbai Mountain which has distinct altitudinal vegetation belts, focusing on the soil Onychiuridae which is an ideal material in biogeographic studies. Concerning the interspecies interactions and the response differences to the environment, we will not only reveal the species diversity patterns in the species level along altitudinal gradients, but also clarify the distribution patterns of the life-history traits and phylogenetic structures. Combining these results and habitat changes, we will try to explain the underlying mechanisms of the altitudinal diversity patterns of Onychiuridae comprehensively. Research findings will enrich the formation and maintenance mechanisms of belowground biodiversity and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soil animal ecology of China, and will also provide a theoretical basis and data support for conservation strategies under global change on biodiversity.

生物多样性沿环境梯度的分布格局及成因是地理学和生态学交叉研究的核心问题之一,海拔梯度因包含多种环境因子的梯度效应是揭示该成因的重要研究对象。土壤动物作为地下生态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垂直分布格局及形成机制可为研究匮乏的地下生物多样性方面提供有力的证据,但形成机制至今仍未得到一致的结论。本项目以植被垂直带谱明显的长白山为研究区,选择棘跳类群这一研究动物地理分布的理想材料,在物种水平上阐明该类群物种多样性的垂直分布规律,在此基础上,关注到物种间相互作用及对环境响应差异,对生物学性状沿海拔环境梯度的分布规律和不同海拔梯度上物种间系统发育关系进行明晰,最终结合环境因子的变化较全面地揭示其多样性垂直分布格局的形成机制。研究结果将丰富地下生物多样性的形成及维持机制的研究,促进我国土壤动物生态学的发展,并为全球变化下生物多样性的保育策略提供理论依据和数据支持。

项目摘要

生物多样性沿环境梯度的分布格局及成因是地理学和生态学交叉研究的核心问题之一,海拔梯度因包含多种环境因子的梯度效应是揭示该成因的重要研究对象。土壤动物作为地下生态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垂直分布格局及形成机制可为研究匮乏的地下生物多样性方面提供有力的证据,但至今仍未得到一致的结论。在项目执行期间,通过多次野外定点采集全面获取了长白山垂直带的土壤棘跳的标本,在物种水平了开展了标本的分类鉴定,分析了其物种多样性沿海拔梯度的分布规律;通过对重要生物学性状在不同海拔梯度上的统计,探究了不同生物学性状对海拔环境梯度的响应能力;基于线粒体基因组数据研究了各海拔梯度上群落的系统发育结构,尝试解析了不同海拔上群落构建的过程;并综合垂直梯度上环境因子的变化,从多角度讨论了该类群多样性分布格局的形成机制。通过本项目的实施,全面掌握了长白山区土壤棘跳的物种种类和分布情况,从物种多样性、生物学性状和系统发育关系多个角度深入探讨了该类群物种多样性垂直分布格局的成因,获得了该类群物种多样性的垂直分布规律、海拔环境梯度对其重要生物学性状的影响以及在不同海拔梯度上群落构建过程中的主导因子。本项目是我国地下土壤动物多样性形成机制研究方向的一次重要的新尝试,所获得的研究结果可为山地生物多样性的保育策略提供重要的数据支持和理论参考。

项目成果
{{index+1}}

{{i.achievement_title}}

{{i.achievement_title}}

DOI:{{i.doi}}
发表时间:{{i.publish_year}}

暂无此项成果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其他相关文献

1

路基土水分传感器室内标定方法与影响因素分析

路基土水分传感器室内标定方法与影响因素分析

DOI:10.14188/j.1671-8844.2019-03-007
发表时间:2019
2

一种光、电驱动的生物炭/硬脂酸复合相变材料的制备及其性能

一种光、电驱动的生物炭/硬脂酸复合相变材料的制备及其性能

DOI:10.16085/j.issn.1000-6613.2022-0221
发表时间:2022
3

宁南山区植被恢复模式对土壤主要酶活性、微生物多样性及土壤养分的影响

宁南山区植被恢复模式对土壤主要酶活性、微生物多样性及土壤养分的影响

DOI:10.7606/j.issn.1000-7601.2022.03.25
发表时间:2022
4

疏勒河源高寒草甸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变化特征

疏勒河源高寒草甸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变化特征

DOI:10.5846/stxb201912262800
发表时间:2020
5

滚动直线导轨副静刚度试验装置设计

滚动直线导轨副静刚度试验装置设计

DOI:
发表时间:2017

孙新的其他基金

批准号:81150015
批准年份:2011
资助金额:10.00
项目类别:专项基金项目
批准号:30700345
批准年份:2007
资助金额:17.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批准号:31301862
批准年份:2013
资助金额:21.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批准号:30771790
批准年份:2007
资助金额:35.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相似国自然基金

1

长白山土壤龟纹跳物种多样性区域生态地理格局及其形成机制

批准号:31370532
批准年份:2013
负责人:吴东辉
学科分类:C0311
资助金额:80.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2

我国山地植物物种多样性的分布格局及其形成机制

批准号:40638039
批准年份:2006
负责人:方精云
学科分类:D0103
资助金额:160.00
项目类别:重点项目
3

珠峰南坡鸟类群落结构与功能多样性垂直分布格局

批准号:31400361
批准年份:2014
负责人:丁志锋
学科分类:C0305
资助金额:26.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4

山地森林中Beta多样性的分布格局及形成机制

批准号:30870459
批准年份:2008
负责人:马克明
学科分类:C0312
资助金额:31.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