绵羊痒螨(Psoroptes ovis)是绵羊螨病的重要病原,它侵蚀羊的皮肤组织,引起皮肤巨痒、炎症、脱毛、结痂等,使羊只骚动不安,采食量减少,体重减轻,羊毛和羊皮质量下降。该病长期流行于世界各养羊区,发病迅速,蔓延区域广,给养羊生产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国内外对该病的防治均很重视,但对痒螨的生物学、生态学、流行病学、致病机理等方面的研究一直是绵羊螨病防制中的薄弱环节,使防治工作受到很大影响。我们在绵羊螨病的防治、螨病早期诊断方面已作了大量工作,并对绵羊痒螨寄生阶段的形态特征、寄生行为、发育变化、及发育温度因素等进行了初步研究,取得了部分成果。但痒螨越夏的生物学过程至今尚不清楚,给该病的进一步深入研究及防治造成很大困难。拟通过自然感染、人工感染,同步疫区跟踪等方法,对绵羊痒螨越夏及相关生物学现象特性进行研究,为控制该病提供科学依据。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南海珊瑚礁海域黑缘尾九棘鲈生物学特征初步研究
小麦叶锈菌休眠与萌发夏孢子的差异表达
微生物合成黄酮类化合物研究进展
蓝藻FBP/SBPase 的制备及其与配体相互作用的分析
Ordinal space projection learning via neighbor classes representation
基于线粒体基因研究我国痒螨的种群遗传结构
小麦条锈病越夏地区传播规律的分子定量检测
杂草在小麦条锈菌关键越夏区病害流行作用研究
白三叶在北亚热带越夏特性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