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三维结构石墨烯为骨架的复合电极材料设计及锂硫电池中的应用

基本信息
批准号:21203234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资助金额:25.00
负责人:唐宇峰
学科分类:
依托单位: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
批准年份:2012
结题年份:2015
起止时间:2013-01-01 - 2015-12-31
项目状态: 已结题
项目参与者:刘玉峰,丁尚军,秦明升,赵伟,陈海杰
关键词:
石墨烯锂硫电池电极材料三维结构
结项摘要

The lithium-sulfur battery has garnered significant attention due to sulfur's large theoretical capacity and low cost. However, the low conductivity and bad stability of sulfur limit its immediate use in commercial applications.Based on the high electrons mobility, high surface area and porous structure of three-dimension graphene, the conception of three-dimension structured graphene composites is proposed for enhancing electrochemical properties of electrode materials. As a typical example, the three-dimension structured graphene/sulfur composites would be fabricated for improving the conductivity and cycling stability of sulfur cathode. The porous structure of three-dimension graphene/sulfur composites and the sulfur loading capacity as well as electrochemical properties would be studied. Metal doped composites and polymer coated composites would be synthesized for further improving the performance of graphene/sulfur cathode.

锂硫电池具有突出的高比能和低成本的优点,有望成为新一代高能电池体系,但循环性能差是制约其应用的主要障碍。基于三维结构石墨烯的高导电、大比表面积和多孔特性,提出以三维石墨烯为骨架的复合电极材料设计思路,通过增强电极材料导电性和稳定性,提高电池性能。具体研究包括:[1]化学气相法制备三维结构石墨烯,通过生长模板的选择,控制三维石墨烯的孔隙结构和比表面积;[2]通过三维结构的石墨烯/硫复合材料设计,以三维石墨烯作为硫正极材料的导电骨架和储藏载体,增强硫的导电性和稳定性,从而提高电池的循环性能;[3]研究三维石墨烯结构对孔容量的影响,探讨复合材料孔隙参数与电化学性能间的关系,优化三维石墨烯及其复合材料的结构设计,制备高含硫量且性能优异的复合材料;[4]探索p型金属掺杂、聚合物包覆等方法对增强石墨烯与硫间吸附、抑制硫溶解的作用,进一步提高电池的循环稳定性。

项目摘要

石墨烯因其特殊的二维单原子层状结构,因此具有大比表面积,高电子导电性等许多优异的数量、化学特性。通过利用石墨烯的大比表面积与高电子导电特性,设计硫分子/石墨烯的新型复合电极结构,可显著提升锂正极材料特性。石墨烯与硫的复合有利于锂离子的快速嵌入与脱出和电子的输运,有利于缓解充放电过程中的体积胀,有利于充放电过程中产生的Li2S 和Li2S2 的分散。并且 石墨烯的p电子云与硫的3p 电子有强相互作用,从而减小穿梭效应。因此,硫分子/石墨烯的新型复合材料具有良好的锂离子存储性能。例如,通过硫辅助剥离法制备得到高性能石墨烯-硫复合材料,当含硫量为73 wt.%的石墨烯/硫复合正极材料,在0.1C(167.5 mA g-1)电流密度下,放电比容量高达1502 mAhg-1。当电流密度增加到2C 时,比容量还能达到560 mAh g-1。该正极材料在高电流密度1C下有良好的循环稳定性,在100 个循环后比容量还能保持在615 mAh g-1,相应的平均库伦效率为96.1%。此外,我们还利用原位沉积方法制备了具有自支撑结构的柔性石墨烯-硫复合薄膜。该薄膜可以直接作为锂硫电池正极。因该石墨烯-硫正极不需要添加导电剂、粘结剂且不使用铝集流体,从而可以大幅提高锂硫电池的比能量密度。

项目成果
{{index+1}}

{{i.achievement_title}}

{{i.achievement_title}}

DOI:{{i.doi}}
发表时间:{{i.publish_year}}

暂无此项成果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其他相关文献

1

演化经济地理学视角下的产业结构演替与分叉研究评述

演化经济地理学视角下的产业结构演替与分叉研究评述

DOI:10.15957/j.cnki.jjdl.2016.12.031
发表时间:2016
2

基于一维TiO2纳米管阵列薄膜的β伏特效应研究

基于一维TiO2纳米管阵列薄膜的β伏特效应研究

DOI:10.7498/aps.67.20171903
发表时间:2018
3

一种光、电驱动的生物炭/硬脂酸复合相变材料的制备及其性能

一种光、电驱动的生物炭/硬脂酸复合相变材料的制备及其性能

DOI:10.16085/j.issn.1000-6613.2022-0221
发表时间:2022
4

基于二维材料的自旋-轨道矩研究进展

基于二维材料的自旋-轨道矩研究进展

DOI:10.7498/aps.70.20210004
发表时间:2021
5

惯性约束聚变内爆中基于多块结构网格的高效辐射扩散并行算法

惯性约束聚变内爆中基于多块结构网格的高效辐射扩散并行算法

DOI:10.19596/j.cnki.1001-246x.8419
发表时间:2022

唐宇峰的其他基金

相似国自然基金

1

基于“硫/石墨烯/硫”纳米复合结构的新型锂硫电池正极材料的研制

批准号:51562026
批准年份:2015
负责人:王雨
学科分类:E0208
资助金额:40.00
项目类别:地区科学基金项目
2

锂硫电池中石墨烯基致密化电极的可控构建及储能机制研究

批准号:U1710109
批准年份:2017
负责人:凌国维
学科分类:E0203
资助金额:65.00
项目类别:联合基金项目
3

球形核壳异质结构硫碳复合材料的设计及其在锂硫电池中的应用

批准号:51402330
批准年份:2014
负责人:靳俊
学科分类:E0205
资助金额:25.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4

离子液体调控制备纳米硫-石墨烯复合正极及其在高倍率锂硫电池中的应用

批准号:21808228
批准年份:2018
负责人:钱伟伟
学科分类:B0809
资助金额:26.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