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典型流域绿洲适宜规模研究

基本信息
批准号:41001066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资助金额:25.00
负责人:凌红波
学科分类:
依托单位: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
批准年份:2010
结题年份:2013
起止时间:2011-01-01 - 2013-12-31
项目状态: 已结题
项目参与者:禹朴家,张青青,史薇,安红艳,王炜
关键词:
绿洲演变过程玛纳斯河流域水资源变化绿洲适宜规模
结项摘要

随着准噶尔盆地南缘绿洲人口与耕地面积不断增加,致使绿洲水资源消耗加剧,绿洲边缘与沙漠过渡带的生态用水得不到保证,脆弱的灌区周边生态环境趋于退化。鉴于此,本研究选取玛纳斯河流域作为典型区,借助大量文献资料分析半干旱区内陆河流域绿洲的历史演变过程,并利用遥感影像分析的手段,研究近60年绿洲扩张的特点及各土地利用要素间相互转化的关系,探讨流域人工绿洲和天然绿洲相互转化的内在联系;结合流域气象、水文资料揭示水资源变化的规律,并以流域不同时期水资源利用效率及利用方式为主线,综合考虑流域土地利用/覆被状况、经济技术发展水平及产业结构模式,通过水土、水热平衡等理论探讨玛纳斯河流域绿洲适宜发展的规模;在考虑到全球气候变化对流域水资源将造成的影响下,以及技术水平及人类活动等要素,综合探讨和分析绿洲适宜规模的波动范围,从而为半干旱区绿洲的可持续发展及政府制定合理的绿洲发展规划提供科学理论依据。

项目摘要

本研究选取玛纳斯河流域作为典型区,借助大量文献资料分析了半干旱区内陆河流域绿洲的历史演变过程,并利用遥感影像分析的手段,研究了近60年绿洲扩张的特点及各土地利用要素间相互转化的关系,探讨了流域人工绿洲和天然绿洲相互转化的内在联系;. 结合流域气象、水文资料揭示水资源变化的规律,并以流域不同时期水资源利用效率及利用方式为主线,综合考虑流域土地利用/覆被状况、经济技术发展水平及产业结构模式,通过水土、水热平衡等理论探讨了玛纳斯河流域绿洲适宜发展的规模;. 在考虑到全球气候变化对流域水资源将造成的影响下,以及技术水平及人类活动等要素,综合探讨和分析了绿洲适宜规模的波动范围。总体上,本研究已较好地完成了项目的考核指标。

项目成果
{{index+1}}

{{i.achievement_title}}

{{i.achievement_title}}

DOI:{{i.doi}}
发表时间:{{i.publish_year}}

暂无此项成果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其他相关文献

1

黄河流域水资源利用时空演变特征及驱动要素

黄河流域水资源利用时空演变特征及驱动要素

DOI:10.18402/resci.2020.12.01
发表时间:2020
2

自然灾难地居民风险知觉与旅游支持度的关系研究——以汶川大地震重灾区北川和都江堰为例

自然灾难地居民风险知觉与旅游支持度的关系研究——以汶川大地震重灾区北川和都江堰为例

DOI:10.12054/lydk.bisu.148
发表时间:2020
3

近 40 年米兰绿洲农用地变化及其生态承载力研究

近 40 年米兰绿洲农用地变化及其生态承载力研究

DOI:
发表时间:2020
4

疏勒河源高寒草甸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变化特征

疏勒河源高寒草甸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变化特征

DOI:10.5846/stxb201912262800
发表时间:2020
5

水氮耦合及种植密度对绿洲灌区玉米光合作用和干物质积累特征的调控效应

水氮耦合及种植密度对绿洲灌区玉米光合作用和干物质积累特征的调控效应

DOI:10.3864/j.issn.0578-1752.2019.03.004
发表时间:2019

凌红波的其他基金

批准号:41471099
批准年份:2014
资助金额:77.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相似国自然基金

1

基于水资源变化的干旱内陆区典型流域绿洲适宜规模研究

批准号:41561023
批准年份:2015
负责人:徐长春
学科分类:D0105
资助金额:40.00
项目类别:地区科学基金项目
2

干旱区典型流域人工与天然绿洲转化过程与适宜比例

批准号:31400466
批准年份:2014
负责人:赵新风
学科分类:C0312
资助金额:23.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3

干旱区典型绿洲农地整合的适宜模式选择及生态经济价值评估—以新疆玛纳斯河流域为例

批准号:41661040
批准年份:2016
负责人:王月健
学科分类:D0109
资助金额:36.00
项目类别:地区科学基金项目
4

干旱区平原绿洲耗水量及适宜绿洲规模的研究

批准号:50579063
批准年份:2005
负责人:沈冰
学科分类:E0902
资助金额:8.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