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临床常见的慢性痛,癌痛尤其是原发性或转移性骨肿瘤引起的癌痛,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癌痛机理复杂,与神经痛、炎症痛不尽相同,为治疗带来了困难。我们在新建的大鼠胫骨癌痛模型上,观察到脊髓胶质细胞显著增生,致炎细胞因子表达增加。尤其值得关注的是,癌痛时,在外周具有介导炎症作用的Toll样受体(TLR)4和2mRNA在脊髓内表达显著增加,提示脊髓TLR的激活可能是介导胶质细胞活化、致炎细胞因子增加的上游因素。那么癌痛时激活脊髓TLR的上游信号分子是什么?大量研究表明,荷瘤机体TLR内源性配体之一的热休克蛋白(HSP)显著增加,因此脊髓HSP可能通过激活胶质细胞表面TLR诱发胶质细胞增生活化。本项目拟采用大鼠胫骨癌痛和骨炎症痛、神经痛模型比较,应用行为学、神经化学等手段,从HSP-TLR-胶质细胞-致炎细胞因子通路的新角度探讨它们在癌痛发生和维持中的作用,为寻找癌痛治疗新方法提供理论基础。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当归红芪超滤物对阿霉素致心力衰竭大鼠炎症因子及PI3K、Akt蛋白的影响
零样本学习综述
Toll-like receptor-4 pathway as a possible molecular mechanism for brain injuries after subarachnoid hemorrhage
木薯ETR1基因克隆及表达分析
C-藻蓝蛋白抑制TGF-β1诱导的宫颈癌Caski细胞上皮-间充质转化
脊髓抗炎性介质脂氧素在大鼠胫骨癌痛中的作用及细胞分子机制
脊髓水平外周Th17/Treg细胞迁移介导小胶质细胞极化在骨癌痛形成中的作用
P2X7受体介导脊髓小胶质细胞活化在慢性前列腺炎疼痛中的致痛机制研究
基于p38MAPK信号通路介导的脊髓P2Y12受体在骨癌痛中的作用和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