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了我国主要土壤中胡敏素的结合形态和本质特征.通过酸碱选择溶解法建立了土壤胡敏素区分为铁结合、粘粒结合和高度腐殖化胡敏素的分级方法,阐明胡敏素及其各组分的含量分布,元素组成和功能基特征;利用(14)C桔杆培养试验揭示了新形成腐殖质在各组胡敏素及胡敏酸和富酸中的分布和特征;首次使用酸水解法探讨了胡敏素的降解特性;应用固态CP MAS (13)C NMR研究了各组胡敏素中芳香族碳和脂肪族碳的结构组成;论证了胡敏素是不同于胡敏酸和富里酸的独立的独立组分的腐殖质;提出了土壤胡敏素的形成和转化机理。本项目的实施开拓了我国土壤胡敏素领域的研究,在学术上取得了重要进展,对于认识有机质在土壤肥力和环境保护上的作用有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基于一维TiO2纳米管阵列薄膜的β伏特效应研究
路基土水分传感器室内标定方法与影响因素分析
宁南山区植被恢复模式对土壤主要酶活性、微生物多样性及土壤养分的影响
转录组与代谢联合解析红花槭叶片中青素苷变化机制
疏勒河源高寒草甸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变化特征
几种典型地带性土壤中胡敏素结构特征及对金属离子吸附特性的研究
纤维素酸催化水热转化过程中胡敏素生成机理及调控机制
生物质六碳糖高值化利用过程中胡敏素的形成机制和抑制方法研究
包气带中胡敏素官能团对六价铬迁移的迟滞机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