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体生物毒性检测用电化学微生物传感器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基本信息
批准号:21175144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资助金额:60.00
负责人:只金芳
学科分类:
依托单位: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
批准年份:2011
结题年份:2015
起止时间:2012-01-01 - 2015-12-31
项目状态: 已结题
项目参与者:吴良专,王钰宁,李久铭,徐涛,钱俊
关键词:
在线检测电化学传感生物毒性
结项摘要

水体的生物毒性监测指标是一项综合性指标,能监测复杂化学成分对环境的综合影响,对环境素质的优劣比化学分析手段更具有直接的指示作用,已经被逐渐的应用于水污染控制领域。目前采用的基于生物体的试验方法,由于对试验生物种系的要求苛刻、耗时,很难作到快速及在线监测。本课题拟采用电化学传感法,开发一种基于电化学传感的、具有广谱检测性能的快速、可在线检测水体生物毒性的检测技术。.为了克服目前单一菌体检测范围窄、灵敏度低等不足,本课题拟在具有良好生物兼容性的电极表面制备混合了微生物菌体和电子介体(redox mediator)的杂化固定膜电极,通过界面调试,制备可高效传输电子的菌体-电子介体膜。通过揭示这些菌体修饰电极界面的反应、信号转换机制和相互影响,开发具有广谱检测性能的水体生物毒素敏感检测电极。研发基于该电极的快捷、可在线检测的水体急性生物毒性检测技术。

项目摘要

本项目研究了基于毒物对各种水体微生物代谢和呼吸影响原理的水体生物毒性检测性方检测新方法、新原理。取得的创新性成果如下:.1)开发了基于葡萄糖代谢受阻的电化学法检测水体生物毒性新原理,其检测结果与其他电化学法和国标法具有良好的可比性; .2)制备了基于微生物呼吸原理的微生物/电子介体/氧化还原高分子水凝胶的一体化电极,可以实现生物毒性检测的快速,无试剂化;.3)研究开发了基于双电子介体的微生物/电子介体/高分子水溶胶一体化电极;.4)探讨了利用复合菌体修饰电极多种混合污染物复合毒性特征;.5)研究比色法检测生物毒性的新方法,新原理, 即:利用无需诱导的枯草芽孢杆菌检测重金属离子的生物毒性,为低成本检测水体中重金属离子的生物毒性提供了新的途径。. 项目的研发成果为水体安全评价领域提供了一项技术原创性技术。为水体生物毒性检测提供了一个快速,便携的检测方法与预警技术,为我国的水体安全和预警提供一项有用的技术支撑,具有市场前景非常广阔。

项目成果
{{index+1}}

{{i.achievement_title}}

{{i.achievement_title}}

DOI:{{i.doi}}
发表时间:{{i.publish_year}}

暂无此项成果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其他相关文献

1

基于一维TiO2纳米管阵列薄膜的β伏特效应研究

基于一维TiO2纳米管阵列薄膜的β伏特效应研究

DOI:10.7498/aps.67.20171903
发表时间:2018
2

路基土水分传感器室内标定方法与影响因素分析

路基土水分传感器室内标定方法与影响因素分析

DOI:10.14188/j.1671-8844.2019-03-007
发表时间:2019
3

一种光、电驱动的生物炭/硬脂酸复合相变材料的制备及其性能

一种光、电驱动的生物炭/硬脂酸复合相变材料的制备及其性能

DOI:10.16085/j.issn.1000-6613.2022-0221
发表时间:2022
4

宁南山区植被恢复模式对土壤主要酶活性、微生物多样性及土壤养分的影响

宁南山区植被恢复模式对土壤主要酶活性、微生物多样性及土壤养分的影响

DOI:10.7606/j.issn.1000-7601.2022.03.25
发表时间:2022
5

疏勒河源高寒草甸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变化特征

疏勒河源高寒草甸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变化特征

DOI:10.5846/stxb201912262800
发表时间:2020

相似国自然基金

1

一种快速检测水体毒性的全新途径- - - - 基于原位培养微生物膜反应器

批准号:20935003
批准年份:2009
负责人:董绍俊
学科分类:B0402
资助金额:180.00
项目类别:重点项目
2

新型微流控微生物燃料电池传感器在生物毒性物质定量检测中的响应机制研究

批准号:21206145
批准年份:2012
负责人:李中坚
学科分类:B0816
资助金额:25.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3

非过滤毒性试纸在水体总毒性应急检测中的应用

批准号:21405148
批准年份:2014
负责人:翟俊峰
学科分类:B0404
资助金额:25.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4

水体环境中多环芳烃类污染物遗传毒性的细胞电化学检测机理与方法

批准号:41602351
批准年份:2016
负责人:秦洪伟
学科分类:D0706
资助金额:24.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