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动能的自发捕获、转换及利用的方法和规律研究

基本信息
批准号:51105146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资助金额:25.00
负责人:谢龙汉
学科分类:
依托单位:华南理工大学
批准年份:2011
结题年份:2014
起止时间:2012-01-01 - 2014-12-31
项目状态: 已结题
项目参与者:杜如虚,王清波,贺敏
关键词:
人体运动能量捕获随身电子设备供电动能转换及利用
结项摘要

属于再生能源及节能减排范畴内的人体动能自发捕获、转换及利用,是利用特殊的装置将人体活动中的部分动能迁移到装置中并转换为电能以作进一步利用为目的的一项新技术,主要用于解决手机等随身电子设备的持续供电问题。项目主要研究内容包括:1)人体活动中的运动特征研究;2)基于人体运动特征及惯性法的能量捕获、转换及利用的基本理论及方法研究;3)基于随身电子设备持续供电的惯性法能量捕获及转换系统的设计及实验研究。研究人体正常活动中的运动特征是了解并掌握人体动能捕获和转换的基本问题;通过对基于惯性法的人体动能捕获、转换及利用的方法研究,可掌握能量捕获及转换的实现途径;通过样机的设计、制造及实验研究,可验证人体动能捕获方法的合理性和可行性,并可将该项技术进行推广应用。通过对本项目的研究,可揭示人体动能自发捕获、转换和利用规律的实质,为人体动能自发捕获技术的应用奠定坚实的基础,提升对人体动能捕获和利用的研究水平。

项目摘要

属于再生能源及节能减排范畴内的人体动能自发捕获、转换及利用,是利用特殊的装置将人体活动中的部分动能迁移到装置中并转换为电能以作进一步利用为目的的一项新技术,主要用于解决随身电子设备的持续供电问题。项目主要研究内容包括:1)人体正常活动中的运动特征研究;2)基于人体运动特征及能量捕获、转换及利用的基本理论及方法研究;3)基于躯干及足部人体动能的能量捕获及转换系统的设计及实验研究。本项目着重开展了基于背包负载的人体躯干动能捕获研究、可嵌入鞋底的人体足部压力动能捕获器的研究;获得了9件专利授权(发明2件、实用新型7件),发表13篇,其中SCI论文7篇(SCI二区3篇,三区2篇,四区2篇)及其他EI论文6篇。

项目成果
{{index+1}}

{{i.achievement_title}}

{{i.achievement_title}}

DOI:{{i.doi}}
发表时间:{{i.publish_year}}

暂无此项成果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其他相关文献

1

近 40 年米兰绿洲农用地变化及其生态承载力研究

近 40 年米兰绿洲农用地变化及其生态承载力研究

DOI:
发表时间:2020
2

服务经济时代新动能将由技术和服务共同驱动

服务经济时代新动能将由技术和服务共同驱动

DOI:10.19474/j.cnki.10-1156/f.001172
发表时间:2017
3

动物响应亚磁场的生化和分子机制

动物响应亚磁场的生化和分子机制

DOI:10.13488/j.smhx.20190284
发表时间:2019
4

上转换纳米材料在光动力疗法中的研究进展

上转换纳米材料在光动力疗法中的研究进展

DOI:
发表时间:2017
5

政策驱动下石羊河流域生态效应变化分析

政策驱动下石羊河流域生态效应变化分析

DOI:10.13870/j.cnki.stbcxb.2020.06.027
发表时间:2020

谢龙汉的其他基金

相似国自然基金

1

人体能量传递,转换规律及热参数变化规律的研究

批准号:58770278
批准年份:1987
负责人:王存诚
学科分类:E0603
资助金额:4.5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2

基于列车运行的轨道振动能量捕获和回收方法研究

批准号:51575334
批准年份:2015
负责人:杨俭
学科分类:E0503
资助金额:64.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3

新旧动能转换背景下城市土地绿色低碳利用的动力机制及路径选择研究

批准号:41901256
批准年份:2019
负责人:匡兵
学科分类:D0112
资助金额:23.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4

惯导/视觉导航/人体运动特征信息融合模型与高精度人体动作捕获方法研究

批准号:61703024
批准年份:2017
负责人:张小跃
学科分类:F0303
资助金额:22.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