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项目主要研究了对次苯基聚合物光微腔调谐发光二极管电致和光致发光性质以及稳定性问题。为了增强微腔效应,以空穴转移型LPPP和掺杂的电子转移型的八羟基喹啉铝为光发射层构成异质结构二级管,当调节有机发光层厚度时呈现出显著的微腔效应。并且发光效率和稳定性比非腔结构二级管有了极大的提高。同时,也对单层微腔效应进行了研究。通过改进器件结构,电极材料和封装材料等。大大提高了有机发光器件的可靠性和稳定性,使其工作寿命超了3000小时。对其发光机制,光学性质等也进行了系统的研究。特别是高掺杂金刚石膜作电极改善了稳定性。由于有机半导体发光效率高,制备方法简单,成本低廉,可广泛应用于发光和大面积全色平面显示等方面。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一种光、电驱动的生物炭/硬脂酸复合相变材料的制备及其性能
气相色谱-质谱法分析柚木光辐射前后的抽提物成分
基于图卷积网络的归纳式微博谣言检测新方法
极地微藻对极端环境的适应机制研究进展
上转换纳米材料在光动力疗法中的研究进展
有机微腔发光器件中激子发光动力学过程研究
微腔结构纳米微晶发光器件研究
利用光学微腔提高有机电致磷光器件发光效率的研究
新型λ/2微腔结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设计与制备及相关器件物理问题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