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高比能动力电池体系的富锂氧化物正极材料研究

基本信息
批准号:U1764255
项目类别:联合基金项目
资助金额:244.00
负责人:夏定国
学科分类:
依托单位:北京大学
批准年份:2017
结题年份:2021
起止时间:2018-01-01 - 2021-12-31
项目状态: 已结题
项目参与者:庄卫东,张联齐,王振尧,张洪周,蒋宁,李彪,鄢慧君,左宇轩,马志杰
关键词:
高能量密度体系正极锂离子电池富锂氧化物
结项摘要

In recent years,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electric vehicles put forward higher requirements on the high-energy-density and long cycle life power lithium-ion batteries. The conventional Layered transition metal oxides cathode materials can’t meet the demands of high energy density power batteries and is the development bottleneck of lithium ion power battery and the key of updating of lithium ion battery. Lithium-rich manganese-based layered materials can deliver a high discharge capacity of more than 250 mAh g-1 and have attracted increasing attention as promising high-capacity cathode materials for next generation lithium ion batteries. However, several drawbacks, which include voltage decline, poor rate performance and low thermal stability during cycling, hindered its commercial application. Here, combination of voltage decline, rate performance and thermal stability, we investigate the variation of local structure and compatibility of lithium rich materials with electrolytes, the mechanism of charge compensation, the key factors related with the voltage fading, rate performance and thermal stability of lithium-ion oxide by FY, TEY, EXAFS, XANES and soft XAFS measurement based the practical battery. The obtained results will provide a solid base for the actual application of the lithium-rich oxide cathode.

近年来,电动车对锂离子电池的能量密度及循环寿命提出更高的要求,传统的正极材料的比容量不能满足比高能量密度动力电池的要求, 成为制约高比能量密度的锂离子动力电池发展瓶颈及锂离子电池产业升级换代的关键。富锂金属氧化物具有大于250mAhg-1的比容量,被看作下一代高能量密度锂离子电池的正极材料。但电压衰退、低的倍率性能,以及差的热稳定性制约其实际应用。本项目拟将电压衰退、倍率性能,以及热稳定性三者结合起来,从构效关系入手,利用FY、TEY、EXAFS、XANES、Soft XAFS表征手段,结合HRTEM、电化学阻抗及XPS技术,基于全电池,研究充放电过程中富锂材料局域几何结构的演变规律,富锂材料与电解液的相容性,深刻理解充放电过程中电荷补偿机制,揭示随着充放电过程的进行,制约富锂化合物电压衰退、倍率性能,以及热稳定性的关键因素,为富锂氧化物正极的实际应用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

项目摘要

电动车对锂离子电池的能量密度及循环寿命提出更高的要求,传统的正极材 料的比容量不能满足比高能量密度动力电池的要求, 成为制约高比能量密度的锂离子动力 电池发展瓶颈及锂离子电池产业升级换代的关键。富锂金属氧化物具有大于250mAhg-1的 比容量,被看作下一代高能量密度锂离子电池的正极材料。但电压衰退、低的倍率性能,以及差的热稳定性制约其实际应用。本项目拟将电压衰退、倍率性能,以及热稳定性三者 结合起来,从构效关系入手,利用FY、TEY、EXAFS、XANES、Soft XAFS表征手段,结合HR TEM、电化学阻抗及XPS技术,基于全电池,研究充放电过程中富锂材料局域几何结构的演 变规律,富锂材料与电解液的相容性,深刻理解充放电过程中电荷补偿机制,揭示随着充 放电过程的进行,制约富锂化合物电压衰退、倍率性能,以及热稳定性的关键因素。研究结果有:利用Zaanen-Sawatzky-Allen模型构建出U-理论,提出阴离子参与电荷补偿机制及高容量正极材料设计原则;设计了调控富锂正极材料表面氧势能面的稳定化机制,通过对氧周围的局部结构对称性调制,发现阴离子氧化还原的结构响应新模式;基于高共价模型Li2RhO3提出了一种新的阴离子氧化还原模式,实现阴离子氧化还原电位调控;成功合成了具有高对称性R3 ̅m相的高性能Li-Mn-O富锂正极材料Li0.700[Li0.222Mn0.756]O2,该材料在0.1 C电流密度下、2.0–4.8 V的电压范围内可提供超过300 mAh/g的可逆比容量。本研究促进了富锂正极材料的高容量机制深入研究,为提升阴离子氧化还原的稳定性提供了有效的途径,在实际工作中得到初步应用,其研究成果将会有力促进下一代高能量密度锂离子电池/固态锂电池的实现。

项目成果
{{index+1}}

{{i.achievement_title}}

{{i.achievement_title}}

DOI:{{i.doi}}
发表时间:{{i.publish_year}}

暂无此项成果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其他相关文献

1

路基土水分传感器室内标定方法与影响因素分析

路基土水分传感器室内标定方法与影响因素分析

DOI:10.14188/j.1671-8844.2019-03-007
发表时间:2019
2

城市轨道交通车站火灾情况下客流疏散能力评价

城市轨道交通车站火灾情况下客流疏散能力评价

DOI:
发表时间:2015
3

双吸离心泵压力脉动特性数值模拟及试验研究

双吸离心泵压力脉动特性数值模拟及试验研究

DOI:10.13465/j.cnki.jvs.2020.19.016
发表时间:2020
4

水氮耦合及种植密度对绿洲灌区玉米光合作用和干物质积累特征的调控效应

水氮耦合及种植密度对绿洲灌区玉米光合作用和干物质积累特征的调控效应

DOI:10.3864/j.issn.0578-1752.2019.03.004
发表时间:2019
5

煤/生物质流态化富氧燃烧的CO_2富集特性

煤/生物质流态化富氧燃烧的CO_2富集特性

DOI:10.11949/j.issn.0438-1157.20180900
发表时间:2018

夏定国的其他基金

批准号:20643003
批准年份:2006
资助金额:8.00
项目类别:专项基金项目
批准号:11179001
批准年份:2011
资助金额:280.00
项目类别:联合基金项目
批准号:31372377
批准年份:2013
资助金额:80.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51671004
批准年份:2016
资助金额:60.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相似国自然基金

1

高比能钒基双金属氧化物纳米材料储锂机理研究

批准号:51872340
批准年份:2018
负责人:杨功政
学科分类:E0208
资助金额:62.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2

高比能锂-空气电池非碳材料体系及其构效关系的研究

批准号:51432010
批准年份:2014
负责人:温兆银
学科分类:E0208
资助金额:355.00
项目类别:重点项目
3

高功率有序纳米孔富锂层状氧化物正极材料制备及其电极动力学研究

批准号:21473014
批准年份:2014
负责人:李东林
学科分类:B0905
资助金额:79.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4

基于可控氟化碳纳米材料的高比能量锂储能电池的研究

批准号:51173127
批准年份:2011
负责人:封伟
学科分类:E0309
资助金额:65.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