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是我国仅次于水稻的第二大粮食作物。干旱是我国玉米生产面临的首要限制因素,选育耐旱品种是提高干旱、半干旱地区玉米生产水平的根本途径。因此,玉米耐旱种质资源挖掘和耐旱分子机理的研究不仅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而且具有巨大的应用前景。本课题将利用玉米耐旱基因片段导入系、F2:3家系和导入系群体三类研究材料,分别从生理生化、基因表达、QTL定位等方面进行综合分析,确定与玉米耐旱性相关的主要代谢途径、重要基因位点和关键基因,从而揭示玉米耐旱性的遗传和分子机理。在此基础上,克隆3-5个玉米耐旱关键基因,明确其功能及其在植物耐旱育种中的利用价值;获得15-20个与玉米耐旱性紧密连锁的分子标记;获得遗传稳定的玉米耐旱新材料20-25份。为我国玉米育种和生产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玉米叶向值的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DeoR家族转录因子PsrB调控黏质沙雷氏菌合成灵菌红素
黄河流域水资源利用时空演变特征及驱动要素
双吸离心泵压力脉动特性数值模拟及试验研究
空气电晕放电发展过程的特征发射光谱分析与放电识别
油菜种质资源抗旱性鉴定技术体系构建及耐旱分子机理解析
陆地棉耐旱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与耐旱优异等位变异基因的挖掘
玉米耐旱性的分子遗传基础解析
玉米耐旱相关miRNA的鉴定、分析及其与耐旱性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