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受体靶标为核心的药物筛选发现技术已成为药物发现的主要技术之一。在乳腺癌发病机制和抗肿瘤药物发现等方面,雌激素受体(ER)是重要的分子靶点之一。本课题利用实验室首创的细胞膜色谱技术,分别选取MCF-7(ER+)和MDA-MA-231(ER-)两种细胞系作为细胞膜色谱的来源,从10种中药提取物筛选可特异性作用于 ER 受体的活性成分。并通过制备色谱、质谱等技术对筛选到的活性成分进行分离、制备和鉴定。利用分子与细胞生物学等技术在细胞水平上研究活性成分对细胞增殖的影响。最后通过蛋白质组学技术(PF-2D、LCMS-IT-TOF)比较tamoxifen和活性成分分别作用于MCF-7细胞的差异蛋白表达,从而在蛋白质水平上初步阐明药物作用的机制和潜在靶点。课题对抗乳腺癌的天然药物的筛选发现提供方法基础,对乳腺癌的药物作用机制提供理论依据,为推动中药物质基础研究有着重要的意义。
经过课题组全体成员的共同努力,我们基本按期顺利完成了预定计划,在实验室自主研发的可以从复杂样品中“高效”发现目标组分的二维色谱系统(RI-2D)上,对50余种中药活性成分进行了筛选,发现有10种可与MDA-MB-231细胞相互作用的中药,进一步从吴茱萸和厚朴药材中发现了四种活性成分,吴茱萸碱、吴茱萸次碱、厚朴酚与和厚朴酚,并对和厚朴酚与厚朴酚抑制MDA-MB-231细胞生长的作用机理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和厚朴酚与厚朴酚是通过下调EGFR的表达,降低EGFR的活性,从而发挥抗乳腺癌活性。研究结果共发表SCI收录论文6篇,培养博士研究生1名,硕士研究生1名。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Intensive photocatalytic activity enhancement of Bi5O7I via coupling with band structure and content adjustable BiOBrxI1-x
IRE1-RACK1 axis orchestrates ER stress preconditioning-elicited cytoprotection from ischemia/reperfusion injury in liver
A Non-Peptidic MAS1 Agonist AVE0991 Alleviates Hippocampal Synaptic Degeneration in Rats with Chronic Cerebral Hypoperfusion
木薯ETR1基因克隆及表达分析
基于数据挖掘治疗过敏性紫癜肾炎用药规律探讨
双通道EGER/CMC法及两种“七药”中抗癌活性成分筛选研究
α1A受体高表达CMC-HPLC/MS联用法筛选红毛七生物碱中活性成分
FGFR4/CMC-HPLC/MS筛选白芥子促肿瘤细胞凋亡活性成分研究
海洋中药海龙的抗肿瘤活性蛋白类成分及作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