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项目拟在我们多年研究的基础上,用已建立的高脂血症大鼠为研究模型,分析茵陈五苓散对高脂血症大鼠血脂及其肝组织LDL-R、p38MAPK和p42/p44MAPK表达和功能的影响。同时,借助永生化的人正常肝细胞系HLO2细胞,分析过表达p38MAPK和p42/44MAPK以及阻断p38MAPK和p42/44MAPK活性后,茵陈五苓散对LDL、LDL-R、p38MAPK 和p42/44MAPK的表达和功能以及p38MAPK与p42/44MAPK之间信息交流(cross-talk)的影响。最后,采用蛋白质组学方法筛选茵陈五苓散作用的相关蛋白质,构建其作用相关蛋白质的信号网络图。本研究有望从信号转导途径,揭示茵陈五苓散清热利湿法调控脂质代谢的分子机制,丰富中医调脂方法理论,为中医防治高脂血症提供理论依据。
茵陈五苓散是《金匮要略》中清热利湿的经典名方,我们的前期临床研究证实其有良好的调脂效果。本课题通过动物实验、分子生物学、蛋白质组学等技术,用我们已建立的高脂血症大鼠为研究模型,借助永生化的人正常肝细胞系 HLO2 细胞,发现了茵陈五苓散治疗高脂血症的相关蛋白,并阐明了茵陈五苓散通过p38、p42/44MAPK及其cross-talk调脂作用的分子机制。取得了如下成果:1,动物实验结果表明:茵陈五苓散通过调节p38MAPK和p42/44MAPK信号通路,从而影响肝细胞膜上LDL-R的表达,发挥其调节脂蛋白代谢的作用,阐明了茵陈五苓散治疗高脂血症的分子机制;2,通过蛋白质组学的研究,构建其作用相关蛋白质的信号网络图,发现了茵陈五苓散治疗高脂血症的相关差异蛋白:载脂蛋白E、甲状腺激素结合蛋白、维生素D结合蛋白、血清白蛋白、纤维蛋白原样蛋白 1、T激肽原2、补体C3、补体C4 、补体C4b结合蛋白alpha 链、免疫球蛋白 kappa-2 链C区、免疫球蛋白lambda-2链C区、溶菌酶C、甘露糖结合蛋白C、血红素结合蛋白和转铁蛋白等,并进行了验证;3,研究证实p38MAPK和 p42/44MAPK之间存在信号交流,茵陈五苓散能通过调控该通路,从而影响HLO2细胞中LDL-R的表达,是其调脂的核心和关键。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论大数据环境对情报学发展的影响
转录组与代谢联合解析红花槭叶片中青素苷变化机制
青藏高原狮泉河-拉果错-永珠-嘉黎蛇绿混杂岩带时空结构与构造演化
基于分形维数和支持向量机的串联电弧故障诊断方法
五轴联动机床几何误差一次装卡测量方法
基于甜味觉受体研究参苓白术散干预糖尿病前期的作用机制
基于Pink1/Parkin通路探讨参苓白术散保护COPD膈肌功能的作用及其机制
MDSC介导的结直肠癌复发微环境脾虚病机及参苓白术散作用机制研究
参苓白术散“健脾益气”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的作用机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