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骼肌损伤后不完全修复是非常多见的临床病理现象,严重限制骨骼肌发挥生理功能,给损伤后治疗带来极大挑战。影响骨骼肌肌纤维再生的因素很复杂,其中瘢痕修复和失神经支配是关键因素。电针治疗骨骼肌损伤稳定,但目前对肌纤维再生的研究还是空白。受整体+局部配穴治病疗效稳定的启发,本课题以电针足三里+阿是穴组方干预腓肠肌钝挫伤模型家兔的愈合过程为研究对象,采用RT-PCR、单纤维肌电图和肌肉力学等结合的方法,进行完全随机对照研究,探讨电针控制过度纤维化和促进骨骼肌神经再支配的机理,以及对骨骼肌电生理和力学功能恢复等方面的作用规律。本课题对阐明电针促进骨骼肌再生的关键因素具有重要意义,为电针治疗促进骨骼肌再生的可行性奠定科学基础。
背景:肌肉骨骼系统损伤是意外伤害中发病率最高的一类损伤,约占到60-67%。如何促进骨骼肌损伤后的有效再生,成为目前国内外研究的热点问题。目前的治疗方法如超声波、低频率激光虽能促进骨骼肌的修复,但无减轻基质纤维化的临床证据;生长因子如IGF-1、NGF等虽能促进肌纤维再生,但应用范围局限,难以推广进行临床应用;组织工程、基因工程治疗如富血小板血浆、肌源性干细胞 等目前研究尚处于实验阶段,其临床可操作性和安全性均需要进一步的研究证实。电针治疗能够有效促进神经再生和功能恢复、抑制失神经支配骨骼肌的萎缩、促进骨骼肌损伤后再生。但目前电针促进肌纤维再生机理的研究还是空白。本研究以家兔腓肠肌钝器伤为模型,采用电针足三里与阿是穴的干预方法,进行电针促进骨骼肌再生作用和机制的研究。研究主要分为两部分:一是电针促进骨骼肌微观结构的再生,包括减轻基质纤维化(Masson染色,免疫组化GDF-8、TGF-β、P-Smad2/3)、促进肌纤维再生(HE染色,免疫组化及RT-PCR GDF-8、MHC、Vimentin)、促进神经再支配的作用及机制(AchE、Agrin);二是电针促进宏观收缩功能恢复的作用,包括电针促进电生理属性如肌电图和神经传导速度恢复、促进生物力学属性(极限载荷、屈服载荷等)恢复的作用及机制。结论1.电针通过抑制转化生长因子(TGF-β/Smad)信号通路减轻细胞外基质纤维化;且抑制纤维化过程主要与抑制GDF-8/p-Smad2/3信号通路中GDF-8、p-Smad2/3等关键蛋白的表达有关。2. 电针通过抑制GDF-8表达从而促进肌卫星细胞的增殖、更新,促进肌纤维再生;通过促进MHC表达,促进肌纤维结构完整;通过延长vimentin的持续表达,促进腓肠肌持续再生、与基质纤维化产生竞争。3. 电针通过促进神经再支配、神经肌肉接头重建从而促进骨骼肌电生理属性恢复。而电针促进神经肌肉接头AchE、Agrin的表达就位是促进神经肌肉接头重建的关键。4. 电针通过促进肌纤维微观结构(细胞骨架、膜性结构、粗细肌丝、细胞外基质等)的恢复从而促进腓肠肌生物力学属性如极限载荷、屈服载荷的恢复。本研究对阐明电针促进骨骼肌再生的关键因素具有重要意义,为电针治疗促进骨骼肌再生的可行性提供理论依据。同时也为中医“行气活血”理论指导临床骨骼肌损伤的治疗奠定基础。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异质环境中西尼罗河病毒稳态问题解的存在唯一性
阳离子淀粉染料吸附材料的制备及表征
Ordinal space projection learning via neighbor classes representation
神经元内抑制神经再生的相关信号通路
基于纳米铝颗粒改性合成稳定的JP-10基纳米流体燃料
FNDC5促进骨骼肌再生及保护失神经支配肌萎缩的分子机制研究
基于Rho GTPases 失衡探讨电针结合神经松动术促进周围神经损伤后轴突再生的作用机制
基于磁共振周围神经多模态成像探讨电针联合干细胞促进轴突导向再生的效果及机制
基于超声显像技术探讨电针阿是穴对大鼠急性腓肠肌钝挫伤修复影响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