穴位是经络-脏腑相关的一个最为重要的环节。穴位对于内脏病变具有诊断和治疗两大作用,其功能活动是一个动态的概念,病理状态下具有和生理状态不同的特征。目前对穴位诊断的研究还停留在经验水平,缺乏一定的理论支撑。因此本项目拟采用形态学、组织化学与细胞化学、分子生物学等方法从整体、组织、细胞和分子水平研究内脏病变情况下相应体表穴位的组织化学和细胞化学特征,将穴位的"反映病邪"的诊断功能与其形态以及生物活性分子变化结合起来,找到穴位反映内脏病变的"化学语言",揭示内脏疾病和穴位的病理变化过程的关系,为穴位的诊断功能奠定理论基础。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基于一维TiO2纳米管阵列薄膜的β伏特效应研究
视网膜母细胞瘤的治疗研究进展
当归补血汤促进异体移植的肌卫星细胞存活
TGF-β1-Smad2/3信号转导通路在百草枯中毒致肺纤维化中的作用
生物炭用量对东北黑土理化性质和溶解有机质特性的影响
穴位--内脏相关的外周神经联系途径的研究
针刺穴位启动化学信号的时间特性研究
不同机能状态下穴位对内脏功能的调整作用
内脏病变与体表循经温度关系的热象图显示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