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鼬獾狂犬病的分布特征及其分子流行病学研究

基本信息
批准号:30972199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资助金额:38.00
负责人:张守峰
学科分类:
依托单位: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军事医学研究院
批准年份:2009
结题年份:2012
起止时间:2010-01-01 - 2012-12-31
项目状态: 已结题
项目参与者:王晓虎,邹啸环,赵敬慧,张菲,于恒智
关键词:
进化分布鼬獾狂犬病病毒分子流行病学
结项摘要

鼬獾近年来在浙江、江西等地不断导致人狂犬病的发生,是在我国仅次于犬的狂犬病传播宿主。2008年,申请者所在研究室从浙江、江西的疑似患病鼬獾病料中分离获得3株狂犬病病毒。测序表明,两地鼬獾狂犬病病毒基因同源性超过99%,而与当地犬源狂犬病流行株间的同源性仅89%,与其关系最近的犬源株为异地毒株,同源性96%。提示在我国鼬獾种群内,可能存在着狂犬病的独立维持和传播。为进一步确定我国鼬獾狂犬病的流行范围,分析其与当前犬狂犬病流行株的传播和进化关系,本研究拟通过系统的流行病学调查,收集鼬獾分布区的病料,分离狂犬病病毒,绘制鼬獾狂犬病的分布简图;对其结构蛋白基因进行克隆和测序,应用同源比对和系统发生分析软件分析来自鼬獾和犬的狂犬病病毒全部GenBank收录序列,明确不同年代、地域和不同宿主间狂犬病病毒的亲缘关系,还原其进化过程,为最终阐明鼬獾狂犬病在我国狂犬病流行中的地位和作用奠定理论和数据基础。

项目摘要

鼬獾在我国导致人狂犬病的流行病学资料可以追溯到1994年,至2008年至少有43例人狂犬病与鼬獾咬伤有关。涉及地域主要为浙江及江西两省大部及安徽南部和福建北部地区,个别地区的鼬獾相关人狂犬病案例占当地狂犬病案例的绝大多数。2008年,本课题组在浙江临安地区一疑似发病鼬獾脑组织内成功分离获得狂犬病病毒,首次从病原学角度确认鼬獾狂犬病的存在。但该毒株与国内犬狂犬病病毒同源性仅为89%~96%,明显低于犬间狂犬病的同源性水平(97%~100%),提示鼬獾狂犬病可能存在独立的进化过程。2010年获得本项目资助,旨在通过病原学及分子流行病学研究,明确我国野生鼬獾种群狂犬病的分布状况及其在我国狂犬病传播中的地位和作用,为我国狂犬病的持久防控提供理论和数据支持。项目完成的主要研究内容及取得的成果简述如下:. 2010年~2012年三年间,在我国浙江、江西、安徽南部及福建北部等鼬獾的主要分布区,收集外观正常或疑似发病鼬獾样品1195份,从其脑组织中分离获得狂犬病病毒24株。各年度样品的狂犬病病毒分离阳性率为1.9%~2.6%。对2008年以来分离的全部39株狂犬病病毒进行了核蛋白和糖蛋白基因的序列测定,与国内外犬源、人源及其它动物来源的狂犬病病毒共同进行了系统发生分析和结构蛋白氨基酸序列比对分析。结果显示,鼬獾狂犬病病毒在系统发生树上分布于4个分枝,其中最大的分枝包括26株病毒,已形成独立于犬源病毒进化群;同时鼬獾狂犬病病毒糖蛋白和核蛋白均存在多处特有氨基酸残基突变,以上证据充分证明鼬獾狂犬病并非当前犬狂犬病偶然溢出的结果,而是存在着相对独立的进化过程与种群内独立传播。在地域分布特征上,目前我国鼬獾狂犬病的流行以江西省鄱阳湖周边地区为主,其次为浙江省千岛湖周边地区,安徽及福建两省尚未分离获得病毒。此外,在鼬獾狂犬病流行区还收集了1102份黄鼬及370余份蝙蝠样品,未检测和分离到狂犬病病毒,提示鼬獾向同区域内其它野生动物传播狂犬病的可能性较小。. 本项目初步明确了鼬獾狂犬病在我国的分布范围,首次证实鼬獾狂犬病存在独立流行与传播,是我国未来狂犬病防控必然面临的问题,为国家狂犬病防控战略的制定提供了理论和数据支撑。通过本项目实施,发表研究论文6篇,其中SCI收录2篇,发表会议论文1篇,出版科普著作2部,培养博士研究生1名。

项目成果
{{index+1}}

{{i.achievement_title}}

{{i.achievement_title}}

DOI:{{i.doi}}
发表时间:{{i.publish_year}}

暂无此项成果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其他相关文献

1

钢筋混凝土带翼缘剪力墙破坏机理研究

钢筋混凝土带翼缘剪力墙破坏机理研究

DOI:10.15986/j.1006-7930.2017.06.014
发表时间:2017
2

气载放射性碘采样测量方法研究进展

气载放射性碘采样测量方法研究进展

DOI:
发表时间:2020
3

结核性胸膜炎分子及生化免疫学诊断研究进展

结核性胸膜炎分子及生化免疫学诊断研究进展

DOI:10.3760/cma.j.issn.1674-2397.2020.05.013
发表时间:2020
4

原发性干燥综合征的靶向治疗药物研究进展

原发性干燥综合征的靶向治疗药物研究进展

DOI:10.13376/j.cbls/2021137
发表时间:2021
5

基于Pickering 乳液的分子印迹技术

基于Pickering 乳液的分子印迹技术

DOI:10.1360/N972018-00955
发表时间:2019

张守峰的其他基金

相似国自然基金

1

我国伤寒沙门氏菌的分子流行病学特征

批准号:39370608
批准年份:1993
负责人:祁国明
学科分类:H3009
资助金额:6.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2

我国沿海多环旋沟藻的形态与分子遗传特征及其分布研究

批准号:41376168
批准年份:2013
负责人:陆斗定
学科分类:D0604
资助金额:89.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3

我国孕妇感染的支原体种型及其分子流行病学的研究

批准号:39470622
批准年份:1994
负责人:郭章溉
学科分类:H3009
资助金额:5.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4

我国黄曲霉遗传多样性、产毒特征及其地理分布的研究

批准号:31270539
批准年份:2012
负责人:王龙
学科分类:C0305
资助金额:79.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