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蝇脂肪肝模型的建立与应用

基本信息
批准号:81470846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资助金额:150.00
负责人:焦仁杰
学科分类:
依托单位: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
批准年份:2014
结题年份:2018
起止时间:2015-01-01 - 2018-12-31
项目状态: 已结题
项目参与者:李常青,闫,陈菡青,魏传贤,伍洪刚,朱南南,郭雅文,杨博,梁雪红
关键词:
脂代谢脂肪肝肝细胞信号转导
结项摘要

Fatty liver is the second common huamn liver disease, but the pathogenesis of fatty liver and related genes involved in this process are not well understood. Recently, the fatty liver models in mouse and zebrafish have been established to study the molecular mechanism of this liver disease, aiming for the basic understanding of the pathogenesis of fatty liver. However, these two kinds of models are not suitably used for genome-wide screen of fatty liver related genes due to their complexity, long time experimental procedure, expensive cost and so on. Here we use the newly identified Drosophila homologous tissue to human liver cells, the oenocytes, to study lipogenesis and lypolysis aiming for further information useful for fatty liver pathogenesis. Taking the advantages of fly genetics, we plan to establish the genetically- and food-induced fatty liver models in Drosophila. Using these models, we will globally screen for genes involed in the susceptibity of fatty liver. Our study will provide a useful platform for detailed study of the lipid metablism in the fly hetocytes, offering a possibility to screen for drugs that can be used for controlling fatty liver development.

脂肪肝作为人类第二大肝脏疾病,虽然早期症状相对简单,但潜在威胁很大。然而,其发病机制至今并不清楚。目前研究脂肪肝的动物模型主要有小鼠模型和斑马鱼模型。尽管这两种模型为我们研究脂肪肝病发机制能提供较好的手段,但由于其操作复杂、周期长、并发症状较多、以及投入成本较高等缺点限制了它们在脂肪肝致病机制研究中有效应用。我们实验室近期对果蝇中的肝脏同源组织--绛色细胞组织--进行的研究发现:该绛色细胞组织不仅在功能上与人肝脏细胞有很高相似性,其脂代谢相关的分子调控机制也很保守。因此,我们计划在果蝇绛色细胞组织中利用果蝇遗传学、生物化学、细胞生物学技术研究脂肪代谢规律,建立了遗传操作型和饮食诱导型脂肪肝果蝇模型。我们将利用这两种模型,大规模筛选脂肪肝易感基因并研究其功能,特别是在脂肪肝形成过程中的调节机制。果蝇脂肪肝模型将会提供有效工具在细胞水平研究体内脂肪积累的过程,为有针对性筛选降脂药物提供可能。

项目摘要

脂肪肝作为人类第二大肝脏疾病,虽然早期症状相对简单,但潜在威胁很大。然而,其发病机制至今并不清楚。目前研究脂肪肝的动物模型主要有小鼠模型和斑马鱼模型。尽管这两种模型为我们研究脂肪肝病发机制能提供较好的手段,但由于其操作复杂、周期长、并发症状较多、以及投入成本较高等缺点限制了它们在脂肪肝致病机制研究中有效应用。我们实验室近期对果蝇中的肝脏同源组织 - 绛色细胞组织 - 进行的研究发现:该绛色细胞组织不仅在功能上与人肝脏细胞有很高相似性,其脂代谢相关的分子调控机制也很保守。通过该项目的执行,我们主要取得以下成果:1)我们发现果蝇中Ecdysone和胰岛素信号通路在调节由于遗传突变引起的机体组织大小(包括肝脏)改变的过程中其重要作用。2)我们发现HDAC6可以调节抑制衰老相关的过度脂肪堆积,其作用机理是通过维持PLIN2的蛋白稳态。年龄相关的脂肪堆积可以引起合度疾病比如肥胖、糖尿病以及肿瘤等。然而,过度脂肪堆积形成的原因至今并不清楚。我们用果蝇为模型,鉴定出HDAC6是一个衰老相关的过度脂肪堆积的抑制因子。HDAC6缺失引起脂堆积、脂分子组成失衡、果蝇衰老加速等表型。减少PLIN2的剂量有助于缓解这些表型。进一步的分子机制研究揭示出HDAC6通过调节对dHsc4的乙酰化水平而调节它的活性,是的它的底物PLIN2的蛋白质稳态得以维持。最终控制脂滴的异位积累。这一发现为揭示脂肪肝的机制和干预提供了重要线索。3)我们发现果蝇HDAC6通过调节选择性自噬参与机体对饥饿反应的调控过程。HDAC6调节p62/SQSTM1介导的aggresome的形成,进而调节脂滴识别和降解。HDAC6的功能缺失会引起饥饿情况下的脂肪变性病症(steatosis)。

项目成果
{{index+1}}

{{i.achievement_title}}

{{i.achievement_title}}

DOI:{{i.doi}}
发表时间:{{i.publish_year}}

暂无此项成果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其他相关文献

1

转录组与代谢联合解析红花槭叶片中青素苷变化机制

转录组与代谢联合解析红花槭叶片中青素苷变化机制

DOI:
发表时间:
2

TGF-β1-Smad2/3信号转导通路在百草枯中毒致肺纤维化中的作用

TGF-β1-Smad2/3信号转导通路在百草枯中毒致肺纤维化中的作用

DOI:10.13692/ j.cnki.gywsy z yb.2016.03.002
发表时间:2016
3

动物响应亚磁场的生化和分子机制

动物响应亚磁场的生化和分子机制

DOI:10.13488/j.smhx.20190284
发表时间:2019
4

CT影像组学对肾上腺乏脂腺瘤与结节样增生的诊断价值

CT影像组学对肾上腺乏脂腺瘤与结节样增生的诊断价值

DOI:
发表时间:2022
5

植物中蛋白质S-酰化修饰的研究进展

植物中蛋白质S-酰化修饰的研究进展

DOI:10.13592/j.cnki.ppj.2020.0591
发表时间:2021

焦仁杰的其他基金

批准号:31671422
批准年份:2016
资助金额:62.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30370791
批准年份:2003
资助金额:20.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31071087
批准年份:2010
资助金额:40.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30623005
批准年份:2006
资助金额:120.00
项目类别:专项基金项目
批准号:30771217
批准年份:2007
资助金额:35.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90608029
批准年份:2006
资助金额:50.00
项目类别:重大研究计划
批准号:39400064
批准年份:1994
资助金额:8.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批准号:31271573
批准年份:2012
资助金额:85.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相似国自然基金

1

果蝇wg基因心力衰竭功能研究模型的建立与应用

批准号:81170229
批准年份:2011
负责人:袁婺洲
学科分类:H0209
资助金额:80.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2

脂肪肝家鸭模型建立及降脂清肝方作用机制研究

批准号:30472210
批准年份:2004
负责人:徐宗佩
学科分类:H3108
资助金额:21.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3

建立果蝇与线虫ncRNA基因功能鉴定技术平台

批准号:30750001
批准年份:2007
负责人:樊启昶
学科分类:C0704
资助金额:20.00
项目类别:专项基金项目
4

TPN相关肠屏障损伤小鼠模型的建立与应用

批准号:81770531
批准年份:2017
负责人:王新颖
学科分类:H0304
资助金额:83.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