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氧化碳活化的模型体系研究

基本信息
批准号:21103171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资助金额:24.00
负责人:宁艳晓
学科分类:
依托单位: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批准年份:2011
结题年份:2014
起止时间:2012-01-01 - 2014-12-31
项目状态: 已结题
项目参与者:慕仁涛,金立,徐红,方光宗,张燕红
关键词:
表面分析手段活化机理二氧化碳活化模型体系
结项摘要

二氧化碳(CO2)是造成温室效应的主要气体,如何将其变废为宝实现合理利用是关系国计民生的一大课题。鉴于实际催化的复杂多变性,利用模型体系研究CO2的活化过程和活化机理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和实用价值。本项目建立在项目课题组所进行的一系列Pt-Fe双金属催化体系的研究结果上,利用Pt-Fe体系具有的丰富表面结构实现CO2的高效活化。进一步尝试非贵金属的催化体系,实现低能耗、高效率的活化过程。同时利用各种表面分析手段,研究其表面物理化学性质和催化性能,在原子分子尺度理解纳米催化体系结构与性能的关系,探讨CO2的活化机理,为高效实际催化剂的合理设计提供基础。

项目摘要

利用表面科学手段研究氧化物-金属反转模型体系有助于更好地理解金属-氧化物界面效应以及界面处发生的化学吸附/解离等过程。本报告首先利用扫描隧道显微镜(STM)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表征了FeO纳米岛在Au(111),Pt(111)和石墨烯三种衬底上的生长与氧化行为。Au(111)和Pt(111)都可以作为衬底稳定二维FeO纳米岛的结构。但是在同样的温度与氧压条件下,Au(111)表面生成的氧化铁价态更高,反映了Pt(111)与FeO之间存在更强的界面相互作用,密度泛函理论计算(DFT)表明强相互作用来源于Fe与衬底Pt之间很强的轨道杂化。超高真空和高压下的氧化实验表明,Au(111)与FeO之间较弱的界面相互作用使得Au(111)表面的FeO更易被氧化,且被氧化至更高的价态。另一部分工作是利用高分辨的低温STM技术,考察了Pt上FeO纳米岛的边界结构,以及其边界吸附/解离氧气和二氧化碳的过程。生长得到的FeO纳米岛边界为Fe-终止,纳米岛边界存在8个原子为一个周期的凹陷结构,起因于边界Fe原子位置的优化。在低温78 K暴露氧气分子,STM可以原位观察到O2在岛边界的直接解离,形成边界O原子吸附的纳米岛。在78 K暴露二氧化碳分子,STM原位观察到了CO2分子在边界的吸附,其排列方式完全匹配FeO纳米岛的晶格取向。高分辨电子能量损失谱(HR-EELS)考察了CO2分子可能的吸附构型以及脱附温度,225 K时发生脱附;300 K时,吸附的二氧化碳分子完全脱附。

项目成果
{{index+1}}

{{i.achievement_title}}

{{i.achievement_title}}

DOI:{{i.doi}}
发表时间:{{i.publish_year}}

暂无此项成果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其他相关文献

1

玉米叶向值的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玉米叶向值的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DOI:
发表时间:
2

粗颗粒土的静止土压力系数非线性分析与计算方法

粗颗粒土的静止土压力系数非线性分析与计算方法

DOI:10.16285/j.rsm.2019.1280
发表时间:2019
3

正交异性钢桥面板纵肋-面板疲劳开裂的CFRP加固研究

正交异性钢桥面板纵肋-面板疲劳开裂的CFRP加固研究

DOI:10.19713/j.cnki.43-1423/u.t20201185
发表时间:2021
4

硬件木马:关键问题研究进展及新动向

硬件木马:关键问题研究进展及新动向

DOI:
发表时间:2018
5

基于SSVEP 直接脑控机器人方向和速度研究

基于SSVEP 直接脑控机器人方向和速度研究

DOI:10.16383/j.aas.2016.c150880
发表时间:2016

宁艳晓的其他基金

相似国自然基金

1

均相体系光催化二氧化碳活化及定向官能化反应研究

批准号:21871163
批准年份:2018
负责人:席婵娟
学科分类:B0111
资助金额:66.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2

绿色协同催化活化二氧化碳仿生体系的设计、构建及应用基础研究

批准号:21676306
批准年份:2016
负责人:罗荣昌
学科分类:B0807
资助金额:64.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3

甲烷与二氧化碳共活化的新方法研究

批准号:20243006
批准年份:2002
负责人:胡常伟
学科分类:B0202
资助金额:7.00
项目类别:专项基金项目
4

二氧化碳分子的催化活化及甲酸酯合成

批准号:29170122
批准年份:1991
负责人:赵维君
学科分类:B0202
资助金额:4.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