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菌是HIV感染者常见的口腔机会性病原体,其致病机制尚未完全清楚。 阐明HIV感染、HAART和口腔真菌微生物组之间的相关性,对认识真菌机会性感染的发病机制十分重要。本项目拟采用病例对照和自身前后对照设计方案及非培养的下一代焦磷酸测序技术,分析云南地区HIV 感染、全身免疫抑制程度和HAART使用对口腔真菌微生物组动态变化的影响;并利用实时定量PCR技术对口腔常见致病真菌进行定量分析。旨在探讨HIV感染者和健康受试者中口腔真菌微生物组之间的差异;探明宿主全身免疫和抗病毒治疗是否改变口腔微环境中的真菌结构和分布特征。其研究成果将为认识是否口腔微生物组,尤其是真菌微生物组的改变有助于HIV感染,甚至其他免疫抑制如遗传原因或癌症化疗等患者口腔机会性感染的发生提供新信息,对采用特异的抗菌治疗来预防微生物的不利变化和降低对其他感染的影响也很重要。
HIV 感染、HAART 和口腔真菌微生物组之间的相关性,对认识真菌机会性感染的发病机制十分重要。本项目应用横断面、病例对照和自身前后对照设计方案,以及下一代先进的Miseq高通量测序技术和敏感的实时定量技术,分析了HIV患者口腔真菌微生物组及口腔六种常见致病念珠菌的变化情况。研究结果显示:(1)在HIV患者和对照组中,门水平上检出最高的是子囊菌门和未分类门,而在属水平上主要是念珠菌属和未分类,HIV患者口腔中两者的含量显著高于健康人群,表明二者之间的微生物组成存在差异;在种水平Fungi Unclassified和白色念珠菌是HIV患者和健康人群口腔中主要的真菌物种。此外,Ascomycota 、unclassified、都柏林念珠菌、近平滑念珠菌和热带念珠菌也存在于样本中,但是比例较低。在种水平上,HIV患者和健康人群口腔液中真菌微生物分布具有多样性。(2)患者的CD4计数水平影响HIV患者核心菌门子囊菌门和核心菌属念珠菌属的分布和丰度,各组间存在差异性。(3)在门水平上,不同HIV-RNA水平患者口腔真菌微生物组成相似,各组间存在较小差异性,但丰度影响大。念珠菌属在不同的HIV-RNA水平,其所占比例存在差异,表明HIV-RNA水平可能影响口腔中真菌微生物在属水平上的分布。(4)口腔念珠菌病和毛状白斑等可影响口腔真菌的组成,子囊菌门和真菌未分类门及念珠菌属和真菌未分类属在不同口腔病损组所占比例差异较大;热图分析也显示口腔病损还影响真菌相对丰度。(5)HAART使用后,作为核心菌门的子囊菌门和核心菌属的念珠菌属在不同的HAART使用时间段的患者口腔中所占比例不同,相对丰度也存在有差异性。(6)实时定量技术检测表明,HIV患者和对照组总念珠菌检出率分别为93.6%和46.15%,感染者组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白色念珠菌为主,其它5种念珠菌也有检出。两组都存在2种以上念珠菌共存的情况。分析口腔念珠菌病、CD4细胞和HIV-RNA水平与念珠菌DNA载量它们之间的关系,结果显示他们之间无显著相关性(P>0.05)。对使用HAART的随访患者口腔念珠菌携带情况检测显示, HAART降低了口腔念珠菌检出率。本研究发现HIV感染者口腔真菌微生物结构特征发生改变,且与CD4计数水平、HIV病毒载量、口腔病损和是否使用HAART均有密切关系。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温和条件下柱前标记-高效液相色谱-质谱法测定枸杞多糖中单糖组成
小跨高比钢板- 混凝土组合连梁抗剪承载力计算方法研究
宁南山区植被恢复模式对土壤主要酶活性、微生物多样性及土壤养分的影响
转录组与代谢联合解析红花槭叶片中青素苷变化机制
疏勒河源高寒草甸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变化特征
抗HIV治疗对HIV-HCV合并感染者血浆HCV病毒载量及肝脏病程影响研究
SIV感染猕猴的早期抗病毒治疗对肠道微生物组影响研究
HIV感染风险在线预测预警对MSM人群HIV新发感染及相关高危行为的影响研究
HIV相关口腔疱疹病毒感染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