鹰鹃对矛纹草鹛和白颊噪鹛的巢寄生及其协同进化的比较研究

基本信息
批准号:31101646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资助金额:10.00
负责人:杨灿朝
学科分类:
依托单位:海南师范大学
批准年份:2011
结题年份:2012
起止时间:2012-01-01 - 2012-12-31
项目状态: 已结题
项目参与者:AntonAntonov,裘索,张添元,李婷
关键词:
鹰鹃鸟类视觉模型光谱分析协同进化巢寄生
结项摘要

营寄生性繁殖的杜鹃将卵产于其他鸟类的巢中,让宿主代为孵卵和养育后代。这种巢寄生行为大大降低了宿主的繁殖成效,促使宿主进化出各种防御巢寄生的行为,而这又反过来对杜鹃形成选择压力,使其寄生策略进一步进化。杜鹃和宿主之间由此形成的协同进化关系,一直是鸟类学、行为学和进化生物学研究的热点和前沿问题。.本研究拟采用光纤光谱分析、鸟类视觉模型构建、声音自动记录分析、新一代基因组测序Solexa等技术和手段,通过模拟寄生实验和杜鹃标本反应测试等实验方法,在中国多种杜鹃共存的寄生系统中,深入研究鹰鹃(Hierococcyx sparverioides)对宿主矛纹草鹛(Babax lanceolatus)和白颊噪鹛(Garrulax sannio)的巢寄生行为,并对其协同进化进行比较研究,填补国际上对鹰鹃尚无系统研究的空白,对丰富和完善鸟类协同进化理论具有重要的现实和理论意义。

项目摘要

杜鹃与其宿主之间的巢寄生与反寄生行为进化和互作,是“协同进化”的经典案例,至今仍是行为生态学和进化生物学研究的热点和前沿问题。本项目对鹰鹃及其宿主矛纹草鹛和白颊噪鹛协同进化关系进行研究,结果体现在三个层次上:(1)报道了中国多杜鹃系统下杜鹃的巢寄生情况,以及鹰鹃的寄生繁殖生物学等基础科学资料;(2)研究结果表明鹰鹃为泛性寄生,白颊噪鹛为其首要宿主,矛纹草鹛为次生性宿主,并验证了宿主转移假说(host shift hypothesis)和进化滞后假说(evolutionary lag hypothesis);(3)在宿主对杜鹃卵识别的机制上提出新的科学假说,以性别相关的卵识别机制,解释产多态型卵的杜鹃宿主如何应对繁殖适合度与反寄生行为之间的冲突。另外,通过国际合作,以实验验证和支持了近年新提出的“卵色隐蔽假说”,表明光线强弱影响宿主的卵识别能力,从而影响杜鹃和宿主在卵色上的进化。

项目成果
{{index+1}}

{{i.achievement_title}}

{{i.achievement_title}}

DOI:{{i.doi}}
发表时间:{{i.publish_year}}

暂无此项成果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其他相关文献

1

粗颗粒土的静止土压力系数非线性分析与计算方法

粗颗粒土的静止土压力系数非线性分析与计算方法

DOI:10.16285/j.rsm.2019.1280
发表时间:2019
2

基于SSVEP 直接脑控机器人方向和速度研究

基于SSVEP 直接脑控机器人方向和速度研究

DOI:10.16383/j.aas.2016.c150880
发表时间:2016
3

中国参与全球价值链的环境效应分析

中国参与全球价值链的环境效应分析

DOI:10.12062/cpre.20181019
发表时间:2019
4

基于公众情感倾向的主题公园评价研究——以哈尔滨市伏尔加庄园为例

基于公众情感倾向的主题公园评价研究——以哈尔滨市伏尔加庄园为例

DOI:
发表时间:2022
5

基于细粒度词表示的命名实体识别研究

基于细粒度词表示的命名实体识别研究

DOI:10.3969/j.issn.1003-0077.2018.11.009
发表时间:2018

相似国自然基金

1

矛纹草鹛(Babax lanceolatus)对鹰鹃(Hierococcyx sparverioides)寄生的应对策略和反寄生适应

批准号:31260514
批准年份:2012
负责人:杨灿朝
学科分类:C0403
资助金额:50.00
项目类别:地区科学基金项目
2

黑领噪鹛和小黑领噪鹛亚种分化的比较谱系地理研究

批准号:31172067
批准年份:2011
负责人:邹发生
学科分类:C0402
资助金额:61.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3

黑脸噪鹛的合作繁殖及其进化机制

批准号:31160423
批准年份:2011
负责人:柯坫华
学科分类:C0403
资助金额:51.00
项目类别:地区科学基金项目
4

蓝冠噪鹛分类地位及江西噪鹛属鸟类系统演化研究

批准号:31660608
批准年份:2016
负责人:张微微
学科分类:C0402
资助金额:40.00
项目类别:地区科学基金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