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用包络函数方法对势垒区δ掺杂量子阱Ge0.3Si0.7/Si的电子能带结构及光学性质进行了计算,给出了δ与掺杂位置、浓度及量子阱的几何尺寸对电子能带结构及光学性质的影响。在推广R(→)P(→)方法的基础上建立了适用于计算复合量子阱(势阱区或势垒区分别由超晶格组成的量子阱)的理论方法,并对复合量子阱Ge0.3Si0.7/(Ge0.3Si0.7)m-(Si)m/Ge0.3Si0.7的电子能带结构进行了计算。上述研究为制作新型红外探测器作了理论上的探索。另外也用半经验的紧束缚方法计算了六角结构GaN的电子能带结构及光学性质,给出了体应变对α-GaN的电子能带结构及光学特性的影响。这一研究为今后制作紫外光器件提供了部分理论依据。整个项目共发表论文十二篇,基本完成予定计划。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农超对接模式中利益分配问题研究
聚酰胺酸盐薄膜的亚胺化历程研究
粘土矿物参与微生物利用木质素形成矿物-菌体残留物的结构特征研究
冲击电压下方形谐振环频率选择超材料蒙皮的沿面放电长度影响因素研究
4PAM-FTN大气光传输系统在弱湍流信道中的误码性能
基于平面异质结构的锑化物超晶格长波红外探测器
新型三色InAs/GaSb超晶格红外探测器研究
非致冷InAs/GaSb II型超晶格红外探测器的研制
锑化物超晶格的载流子寿命及其在红外探测器件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