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菌和宿主的互动关系一直是生物学的研究热点,也是本人10多年来的工作重点。攻读博士期间,我着重于研究植物病菌Type III分泌系统,首次证明病菌通过一种特殊的微纤毛体完成致病因子的跨界传输(PNAS 1997),揭示了Type III微纤毛体的作用原理以及其作为感触器精细调控细菌相关基因表达的机理(PNAS 2000)。博士毕业后本人转向人类疾病研究。区别于直接针对病原体的传统对策,我的注意力放在通过宿主来控制和治疗感染性疾病这一新的研究方向。利用遗传筛选技术,成功地筛选到炭疽毒蛋白的辅受体LRP6,证明其在毒蛋白内吞过程中起关键作用(Cell 2006)。本申请将着重于筛选与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相关的宿主基因。为此,我设计和正在测试一个新的筛选方法并已取得重要进展。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Ordinal space projection learning via neighbor classes representation
基于“Step-up”策略下四步法治疗感染性胰腺坏死的临床研究
基于纳米铝颗粒改性合成稳定的JP-10基纳米流体燃料
引起蛋鸡产蛋下降的坦布苏病毒GX株对雏鸭的致病性和感染性
Image super-resolution based on sparse coding with multi-class dictionaries
杂多酸化合物抑制丙型肝炎病毒(HCV)进入宿主细胞机制的研究
利用假型丙型肝炎包膜感染性病毒模型研究HCV感染的体液免疫应答
寨卡病毒感染的宿主关键基因CRISPR/Cas9筛选
与绵羊痘病毒感染相关的宿主microRNA的体外筛选、鉴定及功能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