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外大量流行病学研究证实,天气气候变化和大气污染是影响人体健康的主要因素。因此,在全球气候和大气环境日趋恶化的今天,研究与定量评估气象因素和大气污染对人体健康的危害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和现实意义。本项目拟对地处我国西部,半干旱气候区的兰州市不同功能区、不同季节及冬季冷锋过境和春季沙尘天气的大气细颗粒物的理化特性进行分析,并进行毒理学研究,同时对实时监测的不同粒径颗粒物进行统计分析,探索兰州市颗粒物的污染特征以及气象因素和大气颗粒物对人体健康影响的机理;定量评估兰州市气象要素和大气颗粒物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及健康损失分析;探讨气象要素及大气颗粒物对半干旱区居民健康的影响程度,可为制定兰州市大气污染控制措施提供科学依据,为开展医疗气象预报和流行疾病预测提供科技支撑。
国内外大量流行病学研究证实,气象因素和大气颗粒物污染是影响人体健康的主要因素,数百万人因此而失去生命,因此定量评估气象因素和大气颗粒物污染对人体健康的危害及健康损失,对于制定减缓气候变化、控制大气污染等节能减排政策和措施以及保护居民健康、减少健康损失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项目首先定量评估兰州市气象因素和不同粒径大气颗粒物对人体健康的影响,研究表明,气象因素和大气颗粒物对呼吸系统疾病、心脑血管疾病、消化系统疾病和内分泌系统疾病具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其中粗颗粒PM10对呼吸系统疾病影响较大,细颗粒PM2.5和PM1.0对心脑血管疾病影响较大。其次,对兰州市不同功能区、不同季节及春季沙尘天气的大气细颗粒物的理化特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功能区不同季节大气颗粒物化学组成不尽相同,春季沙尘的贡献较大,冬季则燃煤贡献较大;同时探讨不同粒径大气颗粒物的污染特征,可见粗颗粒TSP和PM10年变化呈现双峰型,细颗粒PM2.5和PM1.0则呈单峰型。最后,估算了兰州市大气颗粒物污染造成的人体健康经济损失,并对大气颗粒物影响健康的机理进行了初步探讨,结果显示,兰州市大气颗粒物具有细胞毒性,且工业区颗粒物的细胞毒性较混合区和郊区强。通过本项目研究探讨气象因素及大气颗粒物对半干旱区居民健康的影响程度,建立医疗气象预测和疾病污染预报模型,对于气象因素和大气颗粒物污染对人体健康造成的影响进行预测预警提供重要的科学依据。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简化的滤波器查找表与神经网络联合预失真方法
压电驱动微型精密夹持机构设计与实验研究
北京市大兴区夏季大气中醛酮类化合物的污染水平、来源及影响
面向园区能源互联网的多元负荷特性及其调控潜力研究现状与展望
仿生气动肌纤维静态特性建模与实验研究
基于数值模式的大气颗粒物污染对人体健康影响的评估研究
华北地区大气化学/气溶胶-辐射-气象相互作用机制及其对大气复合污染的影响
沙尘暴细颗粒物的理化特性及其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北京极端污染天气颗粒物物化表征及其对健康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