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DS是造血干细胞异常克隆性疾病,其确切的发病机制尚未明确。miRNA能够调控造血干细胞定向分化,在造血干细胞恶性克隆性疾病中起着重要作用。在国外MDS患者miRNA表达谱研究的基础上,本项目提出"MDS 发病过程中,存在特异性miRNAs的异常表达,作用于其靶基因,导致细胞的异常增殖和凋亡,可能是MDS发病的分子机制之一"的假说。本项目拟检测MDS各亚型患者骨髓CD34+细胞中miR-222、miR-181家族、miR-155、miR-150、miR-10a/b的表达;通过生物信息学技术及文献报道,预测miRNAs的作用靶点,鉴定与MDS细胞增殖和凋亡密切相关的靶基因;利用反义寡核苷酸技术,分别或组合阻滞miRNAs在MDS细胞株MUTZ-1中的表达,探讨miRNAs对细胞周期、增殖、凋亡的影响。研究结果对阐明MDS发病机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为临床寻找新的治疗靶点提供科学基础。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症 (MDS) 是一组起源于造血干细胞或多能干细胞的恶性克隆性疾病,具有向急性髓系白血病(AML)转化的高风险。微小RNA(miRNA)能调控造血干细胞定向分化潜能,在造血干细胞受损的疾病中发挥了重要的分子调控作用。我们推测miRNAs在MDS的发生发展中也可能发挥重要作用。我们首先利用miRNA芯片技术筛选MDS患者骨髓细胞特异性表达的miRNAs;后检测特异性miRNA及其靶基因在MDS患者骨髓细胞中的表达量,并与MDS患者的临床特征进行相关分析,初步探讨特异性miRNAs及其靶基因与MDS发生发展的关系;最后观察上调及下调miRNAs的表达水平对MDS细胞株增殖和凋亡的影响,初步探讨特异性miRNAs在MDS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并利用双荧光素酶技术验证特异性miRNA的靶基因。我们在9例MDS患者中检测出376个差异表达的microRNAs,显著上调表达的miRNAs10个(差异倍数>5.0),下调表达的miRNAs9个(差异倍数<0.2);其中miR-196b-5p在所有MDS患者骨髓中表达水平均升高,在低危+中危-1组中的表达水平是正常对照组的2.9倍,在中危-2+高危组(不包括转白病例)中达到8.0倍,在MDS转白组中则达到了11.4倍(P值均<0.05),miR-196b-5p的表达量与患者骨髓原始细胞比值呈正相关(r = 0.673,P<0.01);我们共预测出miR-196b-5p的靶基因125个,DICER1的表达量与miR-196b-5p表达量呈负相关(r=-0.862,P<0.05);在上调miR-196b-5p的表达后MDS-L细胞的增殖明显增加、凋亡减少(P <0.05);下调miR-196b-5p表达则出现细胞增殖减少、凋亡增加(P <0.05);经双荧光素酶实验验证,DICER1是miR-196-5p的靶基因。 本课题的研究结果表明:在MDS患者骨髓细胞中存在特异性表达的miRNAs;miR-196b-5p可能通过调控DICER1,在MDS的发生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miR-196b-5p有可能成为预测MDS向白血病转化的新的生物学指标,本课题对完善MDS发生发展的机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DeoR家族转录因子PsrB调控黏质沙雷氏菌合成灵菌红素
农超对接模式中利益分配问题研究
基于细粒度词表示的命名实体识别研究
PI3K-AKT-mTOR通路对骨肉瘤细胞顺铂耐药性的影响及其机制
原发性干燥综合征的靶向治疗药物研究进展
水稻中miRNA的寻找和其他功能的初步研究
Vimentin核表达在鼻咽癌中的功能鉴定及其分子机制初步研究
特异性表达miRNA在BPDE诱导人支气管上皮细胞恶性转化中的功能和调控机制研究
差异miRNA在子痫前期胎盘组织中的表达和功能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