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黏度的研究对于了解血液的流动性及其在生理和病理条件下的变化规律,评价微循环系统障碍的原因,诊断、防治血液黏度异常疾病有着重要的意义。目前无论从血液黏度的实验测量和理论模型研究方面,还是血液内部结构特性研究方面都还存在很多问题和不足之处。因此本项目拟开展血液黏度研究,主要工作包括:研究血液黏度测量的新方法,针对新鲜血液的黏度测量,研制新型的落针法血液黏度计;对新鲜血液黏度进行实验测量,并深入分析各种影响因素;基于血液内部结构特性,建立耦合多种影响因素的血液黏度模型,并将新的黏度模型应用于血液动力学研究。预计通过本项目的研究为临床血液黏度测量提出新的方法,改变新鲜血液黏度数据缺乏的现状,期望揭示血液流动中红细胞的行为特性以及影响流动的机理,并找出血液黏度与某些疾病的内在联系,从而为临床医学和疾病防治提供基础数据和理论依据。
本项目按照预定研究计划、按时顺利完成了研究任务。无论从血液黏度的实验测量和理论模型研究方面,还是血液内部结构特性研究方面都存在很多问题和不足之处。本项目主要针对非牛顿流体黏度测量方法、血液等非牛顿流体的黏度测量展开研究。主要完成的工作包括:成功研制了基于落针法的黏度计,可实现不同剪切率下的非牛顿流体流变特性的测量,实验装置只需要5 mL样品;对血液和黄原胶水溶液的非牛顿流体流变特性进行了实验研究,利用Casson模型对血液黏度进行了分析,实验结果和Casson曲线吻合较好;在原有振动弦黏度/密度计的基础上,设计并改进了两端固定振动弦黏度计,拓宽了原有的实验测量范围,测量的准确度和稳定性有了较大提高;对HFO-1234yf、HFO1234ze(E)等多种新型环保工质的黏度进行了实验研究,获得了一批高精度实验数据;对多种黏度模型开展了研究,不仅为实际工程应用提供了参考依据,还对不同黏度模型进行了对比分析。.在该项目资助下,共发表论文16篇,其中SCI收录5篇,EI收录8篇,国际会议报告5篇,国内会议论文3篇。已培养博士生1名、硕士生5名,目前在读硕士研究生2名,博士研究生1名。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粗颗粒土的静止土压力系数非线性分析与计算方法
中国参与全球价值链的环境效应分析
针灸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的研究进展
端壁抽吸控制下攻角对压气机叶栅叶尖 泄漏流动的影响
基于公众情感倾向的主题公园评价研究——以哈尔滨市伏尔加庄园为例
基于红细胞碰撞溶血的血液泵新型血液破坏模型研究
光动力血液净化法对血液系统肿瘤的杀伤效应及免疫机制的研究
用布里渊散射在体实时监测血液、血液流变参数
高容量血液滤过丢失综合征研究及双重血液滤过新疗法对其预防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