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ASSF1A是定位于人染色体3p21位点的重要抑瘤基因。我们前期研究发现RASSF1A在恶性黑色素瘤组织(MM)中表达下调,并且其表达与MM的淋巴结转移呈负相关。在恶性黑色素瘤细胞中高表达RASSF1A,抑制了AKT的磷酸化,引起细胞形态发生MET(间充质-上皮转变)样改变,抑制黑色素瘤细胞侵袭能力。本项目拟采用多种细胞模型和裸鼠移植瘤模型进一步研究RASSF1A对恶性黑色素瘤EMT(上皮-间充质转变)和侵袭转移的抑制作用;进一步研究RASSF1A对PI3K/AKT通路的影响,探讨RASSF1A是否通过负调控PI3K/AKT信号通路抑制恶性黑色素瘤EMT和侵袭转移。最后,运用免疫组化研究RASSF1A、PI3K/AKT关键分子以及EMT相关分子在恶性黑色素瘤组织中的表达与临床意义。本项目的完成,将阐明RASSF1A抑制恶性黑色素瘤EMT和侵袭转移的作用与分子机制。
RASSF1A是一个广为人知的抑瘤基因候选者,我们前期研究表明RASSF1A基因稳定表达通过下调PI3K/AKT信号通路抑制黑色素瘤A375细胞生长与增殖。PI3K/AKT信号通路是调控上皮-间质变(Epithelial-mesenchymal transition,EMT))的关键通路,因此我们预期RASSF1A具有抑制EMT和侵袭转移的作用。在本项目实施过程中,我们意外地发现RASSF1A 在A375细胞中具有前所未知的双向效应。一方面,与前期研究一致,RASSF1A抑制A375细胞增殖与活力;另一方面却又促进(而不是抑制)A375细胞EMT和侵袭转移。通过基因芯片结合生物信息学研究发现RASSF1A上调炎症因子IL-6,并且IL-6位于RASSF1A调控的A375细胞差异表达基因网络中央节点。我们证明RASSF1A对A375细胞的双重效应是由IL-6介导的,RASSF1A通过上调IL-6促进p21(抑制生长)、vimentin(促进侵袭)表达,发挥抑制细胞增殖和促进EMT的双向效应。RASSF1A激活了A375细胞炎症相关的STAT3信号通路,并且RASSF1A上调IL-6、p21、vimentin表达的作用依赖于激活STAT3。.在本项目资助下,我们进一步扩展了EMT标志分子vimentin在肿瘤转移中的作用。构建了靶向vimentin的shRNA慢病毒,研究证明干扰vimentin表达显著抑制了A375、CNE2细胞的侵袭转移能力,但是不影响细胞生长。干扰vimentin抑制了A375、CNE2细胞Rho GTPase信号通路,引起血管形成能力降低、MMP2/9表达下降,证明vimentin是抗肿瘤转移的有效靶点。.综上所述,我们遵照客观求是的原则,根据实验观察到的现象对研究方案进行了较大的调整,尽管获得的结果与项目立项之初设想的有所不同,但我们的研究揭示了RASSF1A过表达对A375细胞发挥双向效应的分子机制,同时证明了EMT标志分子vimentin是抗肿瘤转移的有效靶点。本项目已发表论文2篇,其中SCI收录论文1篇并被选为当期封面论文,另有2篇研究论文投稿。项目负责人还参与发表标注项目资助论文7篇,其中SCI收录5篇。项目实施期间,参与项目研究的硕士生1人提前攻读博士学位,预期在2015年12月完成毕业论文答辩。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Protective effect of Schisandra chinensis lignans on hypoxia-induced PC12 cells and signal transduction
DeoR家族转录因子PsrB调控黏质沙雷氏菌合成灵菌红素
Baicalin provides neuroprotection in traumatic brain injury mice model through Akt/Nrf2 pathway
当归红芪超滤物对阿霉素致心力衰竭大鼠炎症因子及PI3K、Akt蛋白的影响
Astragaloside IV exerts angiogenesis and cardioprotection after myocardial infarction via regulating PTEN/PI3K/Akt signaling pathway
microRNA调控上皮-间充质转变在石棉致恶性间皮瘤中的作用机制研究
肿瘤异常戊糖途径介导上皮-间充质转变和转移的分子机制研究
接头蛋白FHL2促进肠癌细胞上皮-间充质转变的作用与机制
Twist1直接调控细胞骨架维持上皮-间充质转变促进肿瘤转移的机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