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疫识别是免疫应答启动的先决条件,免疫突触是介于效应细胞和靶细胞之间、行使免疫识别的膜性亚结构单位。NK细胞受体在NK细胞免疫突触形成和功能整合中发挥重要作用。NKp30是新近发现的天然杀伤受体,然而其天然配体并不明确,在NK细胞免疫突触形成中的作用亦较少报道。本研究将在以往研究NK细胞活化型受体NKG2D免疫突触的基础上,采用流式细胞术,激光共聚焦,免疫共沉淀,质谱分析,抗体阻断,RNA干扰等多种技术手段,通过与NKG2D免疫突触进行系统比较,首次研究以NKp30为核心的免疫突触中关键蛋白的种类、免疫功能和信号通路,观察NKp30免疫突触形成中细胞膜脂筏运动和极化,比较不同活化状态NK细胞与不同靶细胞之间以NKp30为核心的免疫突触蛋白质谱差异,从而较完整描绘以NKp30为核心的免疫突触的形成及其特性,并籍此寻找和鉴定NKp30的天然配体,为肿瘤或自身免疫病的免疫治疗提供相关的分子靶点。
本课题以NKp30在NK细胞免疫突触中的特性为研究目的,采用自制的NKp30-Fc融合蛋白,NKp30蛋白胞外段及NKp30单克隆抗体作为工具进行研究,获得结果如下:1)NKp30参与NK细胞活化及免疫突触形成。阻断NKp30与其配体的结合,只影响NK细胞杀伤,并不影响免疫突触的形成。而阻断LFA-1两者都影响。2)PI3K-Erk1/2参与NKp30分子介导的NK细胞活化,阻断该通路可以影响NK细胞的活化,而不影响免疫突触的形成。3)通过IP及SPR鉴定,Galectin-3可以与NKp30结合。虽然Galectin-3可以抑制NK细胞的杀伤,但由于Galectin-3不表达于细胞膜上,其作用机制仍需要研究。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结核性胸膜炎分子及生化免疫学诊断研究进展
抗生素在肿瘤发生发展及免疫治疗中的作用
不同pH值下锑(V)对大麦根伸长的毒性及其生物配体模型的构建
柔性基、柔性铰空间机器人基于状态观测的改进模糊免疫混合控制及抑振研究
做客肿瘤细胞的免疫检查点分子: 不在其位,也谋其政
死亡受体配体在杀伤细胞效应相免疫突触形成中的分子机制
自建国人NK细胞株(NKG细胞)高效抗癌的NKp30天然免疫识别与分子机制
NK细胞杀伤细胞性免疫球蛋白样受体在非血缘相关脐血移植中的免疫作用
选择性干扰抑制性免疫球蛋白受体(KIRs)表达提高NK细胞杀伤功能的研究